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6日讯(通讯员 陈佳音)11月21日,湖南师范大学岳麓山文化数智传播实验室(人工智能与精准国际传播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师范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震,实验室首席专家高协平,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张勇东等出席会议。会议第一阶段由实验室主任曾艳钰主持,第二阶段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勇东主持。
杨震在致辞中代表湖南师范大学向长期以来支持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与衷心感谢,并对实验室阶段性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抢抓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机遇、提升国家国际传播能力,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学校将始终把实验室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支持,期待在学术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下,实验室在关键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国家战略需求贡献师大力量。
实验室首席专家高协平教授系统回顾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深入阐释了实验室在“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传播”领域的核心创新理念,并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明确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愿景与核心目标,为实验室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
会议期间,实验室两项重磅成果的发布成为焦点:实验室重大学术理论成果《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国际传播概论》正式亮相,同时基于大语言模型研发的“人工智能精准国际传播系统”同步发布。这两项成果不仅填补了人工智能与国际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空白,更标志着实验室在跨学科融合建设上实现了关键性突破,为我国精准国际传播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工具。
会议第二阶段,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蒋莉华汇报了年度建设进展,详细阐述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规划,实验室研究中心主任曾道建、马纳克分别围绕各中心的特色研究方向,汇报了系列亮点成果,充分展现了实验室的科研活力与创新潜力。
在研讨环节,学术委员会委员围绕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已取得的成就,并就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委员们一致认为,实验室应继续发挥跨学科优势,强化产学研协同,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实验室主任曾艳钰作表态发言,她表示将认真吸纳委员们的建议,持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系统总结了实验室建设的经验成果,更清晰擘画了未来发展蓝图,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实验室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聚焦“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核心命题,不断产出高水平成果,为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更大力量。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实验室学术骨干参加会议。
来源:红网
作者:陈佳音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