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理工大学:“三个创新”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李丹 编辑:高芹 2025-11-12 13:06:16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理工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韩艳分享了学校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讯(记者 汪衡 摄影 李丹)11月12日,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会上,长沙理工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韩艳分享了学校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其“三个创新”举措成效显著。

随着“七个一”行动部署推进,长沙理工大学以高度政治责任感狠抓落实,形成“学校统筹—部门负责—学院落实”的三级协同工作机制。成立以党委书记为主任的“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专班”,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实;设立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资源配置与平台建设;各二级学院成立创业就业专班,推进项目孵化与实践转化。通过“战略决策—协同推进—一线落实”的立体化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闭环管理。

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作为实体化学院枢纽,打破常规校企合作模式,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资源制度化、常态化整合。创新组织与育人机制,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价值共创的育人共同体,彻底打破学科、学院以及政校企之间的壁垒,破解了育人资源“孤岛化”困境。

在教学方面,学院颠覆传统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模式,构建与产业需求动态同步的“基础初阶—综合中阶—企业高阶”三阶递进式真实项目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在挑战中成长。同时,实施“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导师会评”的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重心从“标准答案”转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价值转向。

针对学生创新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化难题,学院在传统“竞赛→训练→孵化”链条中加入“概念验证”环节,率先建立面向本科生的“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原型制作、性能测试、商业验证等关键服务。这一创新系统性弥合了从实验室创意到市场产品的断点,打通成果产业化“最先一公里”,在国内同类院校实践中处于领先。

韩艳表示,面向未来,长沙理工大学将聚焦构建长效机制,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成果转化与权益分配机制;升级孵化体系,强化赛创融合深度,提升竞赛项目技术含量与商业价值,加大赛后孵化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师生“双创”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李丹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55/56/154257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