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阳市泰安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熊慕容。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李丹 任晔 长沙报道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为孩子们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然而,如何点燃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成为教育中的关键课题。对此,浏阳市泰安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熊慕容,凭借多年教学沉淀,给出了独到见解。她认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材料选择上应“量体裁衣”,并不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同时,亲子阅读与互动交流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良方”,家长在其中更是扮演着关键角色。
熊慕容指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有所区别。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儿童文学类、科普读物类、绘本与图画书是最佳选择。这类书籍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进入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逐渐接触各种类型的书籍,如文学经典、科普百科、历史文化类、成长励志类等,阅读范围逐步扩大。另外,老师应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名家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家名作,讲述书中的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用兴趣去引导学生读书。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熊慕容发现,有些学生对阅读并不感兴趣,甚至在阅读课上开小差。针对这一问题,她认为,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与互动至关重要。“亲子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熊慕容说,“家长或老师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进行互动交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书中的乐趣,从而逐渐培养起阅读兴趣。”
她进一步解释道,在阅读过程中,应为孩子搭建展示平台,促进读书效果。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将故事内容表演出来,经常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角色扮演活动等等,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对于识字量较大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自主阅读,但家长和老师仍需关注他们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谈到如何评估学生的阅读深度时,熊慕容表示,她并不主张通过出题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每个孩子的知识层面和理解能力都不同,只要他们去读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她说。相反,她更注重通过阅读后的交流分享来评估学生的阅读情况。让读书寄于活动之中,并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她会每月组织一次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们广泛交流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增强阅读的互动性。使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效地促进了读书效果。
熊慕容还强调了家长在阅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家长的思想观念需要转变,要认识到阅读对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她曾在家长会和校外阅读活动中,邀请资深阅读教师与家长分享亲子阅读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家长提升阅读教育能力。如制作简单的阅读记录卡,让孩子阅读后填写,这不仅能督促孩子阅读,还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阅读偏好和难点。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阅读目标,比如“每月读完2本书”,通过登记的方式记录,家庭可以设立“阅读之星”奖励,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对于阅读基础较弱、兴趣不高的学生,熊慕容建议分阶段进行指导。识字量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带着他们一起读,逐句教读,阅读中提高识字量;对于识字量较大的孩子,则可以引导他们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拓宽知识面。同时,选择趣味性强的书籍,设立每日固定阅读时间,家长陪伴共读并讨论交流,结合奖励机制激励阅读。家长和老师还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面对当下教育领域大量技术融入的趋势,熊慕容持谨慎态度。她认为,虽然AI互动、VR环境等技术能够辅助阅读,但小学生自制力较弱,过多依赖技术可能分散注意力。因此,她更倾向于推荐纸质书阅读,纸质书便于批注和反复翻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深度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样重要。

2025年湖南省“读经典 共成长”青少年主题阅读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活动。以笔书写心灵,以画绘就梦想,期待与你在书香浸润中共同成长!

扫码登录“湖南数字农家书屋”微信小程序,进入“读经典 共成长”活动页面参与报名。

扫码登录“乐之书城”微信小程序,进入“读经典 共成长”活动页面参与报名。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李丹 任晔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