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工业职院以“数字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晨莲 编辑:游丹妮 2025-10-15 11:32:48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7.png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调研走访。

图片18.png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卖黄桃。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晨莲)从5月份入驻锦岩村以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利用专业特长,助力解决锦岩村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如今,锦岩村的村民将工作队队员盛毅、李祖威、刘少林三人当成了“自家人”。

开发智慧“云”系统 让精准帮扶有了数字引擎

每走访一户,盛毅都能准确地说出这户人家的所有情况,这得益于驻村工作队自主研发的“锦岩村云上信息管理系统”。过去锦岩村的工作人员需要翻阅厚厚台账才能找到需要帮扶的家庭,既慢又容易出错。盛毅了解到该情况后,与队员们花了1个月时间重新走访搜集村民的信息,并以微信小程序云开发为核心,打造了“锦岩村云上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记录村民31项核心信息,对个人的基础信息、家庭收入情况、健康状况都精准记录,相当于给每位村民建了一份‘动态数字档案’。”盛毅打开手机,登录系统,跟记者介绍道,“信息的录入与调出,只要一部手机便可以完成,我们想用‘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新思路,让乡村管理从‘粗放’转变为‘精细’。未来还将逐步实现数据可视化,与县级平台对接,不断推动乡村治理向数据化、智慧化转变。”

构建数字化营销体系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今年7月,锦岩村的黄桃迎来丰收,但是因为市场竞争大,销路受阻。驻村工作队三人一边对接电商企业做一键代发,一边联系山东的罐头企业来锦岩做批量原材料收购,同时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黄桃。“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开设3场助农直播,帮村民卖掉3万余斤黄桃,避免了‘果烂枝头’的损失。”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光‘救急’不够,我们更想让黄桃产业‘长稳’,让产业增收有支撑。目前正在打造‘锦岩黄桃’区域品牌。”盛毅介绍道,“针对瞿家湾、万家湾片区黄桃林旱季缺水的老问题,驻村工作队推进蓄水池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能储水1100立方米,彻底解决500多亩黄桃林的灌溉难题。”不仅如此,驻村工作队员还请了学校商务贸易学院的师生来村培训,5名村民成为“电商主播”。

利用数字传播渠道探索乡村文旅新路径

立足于锦岩村的特色资源,驻村工作队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为了让更多人知道锦岩村的美,我们开设了‘锦岩印象’视频号,有黄桃丰收的热闹场景、村民劳作的温馨画面,还有沅水岸边的自然风光等内容。”李祖威介绍,“我们设计了8张‘锦岩二十四节气’文创图片,把黄桃、水稻、沅水等元素融入节气插画。”现在,驻村工作队制定的系列文化产品,成了推广锦岩的‘活名片’。”

目前,驻村工作队已经制作了二十余条视频,开展了6场直播,带网友“云游”美丽锦岩,累计播放量达5万人次,一些游客慕名前来。

“下一步,工作队将依托村里的水资源和闲置土地,科学统筹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推进杉木坵水库垂钓与共享菜园连片新农业体验片区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土地勘测。”盛毅说道。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晨莲

编辑:游丹妮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54/58/153527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