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28日讯(通讯员 陈茂)近日,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景旺联合培养班”顺利完成第一期学员的培养与考核,陈珺、陈珂宇等12名优秀同学获得“景旺奖学金”和企业实习、就业的入场券。
在全球PCB产业浪潮奔涌之际,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外语+”战略破局,携手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共育”新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输送“外语+理工”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共绘产教融合新蓝图。
战略牵手,共育产业所需之才
作为全球PCB行业十强企业、中国内资前三的领军企业,景旺电子的业务版图横跨汽车电子、网络通信、工控及能源等制造领域,其国际化布局对“外语+理工”跨界人才需求迫切。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敏锐捕捉这一需求,于2024年与景旺电子共建“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创新开设“景旺联合培养班”。与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该班级首创“外语+理工”双轨培养机制:语言专业班强化PCB行业知识赋能,理工语言班突出专业英语实战训练,通过“理论+实践”双循环,锻造学生“语言服务技术、技术赋能语言”的核心竞争力。
产教训战,打造就业直通快车
“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实训进企业”的双向互动,让人才培养更精准。景旺电子将真实生产案例转化为沉浸式教学模块,学院则针对企业需求提供“实战导向”的语言赋能。
近三年,景旺电子累计录用长沙学院毕业生近60人,部分优秀学子凭借出色的能力已经迅速成长为公司业务骨干。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海军表示,校企合作是一场重塑人才培养生态的战略革命,通过产教融合深度破圈,学院正在架设一条从课堂直通企业的“人才快轨”,让毕业生实现“出校门即进企业门”的零适配期转型。
双向奔赴,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是人才战略的前瞻棋。景旺电子人力资源总监王文在合作研讨会表示:“长沙学院已成为我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人才孵化基地。通过联合培养,我们提前锁定具备‘技术+语言’双基因的复合型人才,这为企业拓展欧盟、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对高校而言,这是服务产业升级的使命担当。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秋菊表示:“外国语学院主动对接先进制造业需求,既破解了外语类专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为湖南融入全球产业链输送了‘硬核’人才。”
当PCB产业的精密线路与外语专业的语言桥梁智慧碰撞,激发的不仅是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更是教育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长沙学院与景旺电子的跨界联培探索,以产教融合的实际行动解码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唯有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耦合,方能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战场输送“上手快、留得住、能创新”的战略人才,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教育-产业”融合进化的强劲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陈茂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