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最美教师丨李敏:以“交叉创新”育桃李 用“温柔力量”攀科研高峰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李丹 编辑:曾小颖 2025-09-07 21:10:38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敏。

【教师资料】

李敏,女,汉族,1978年4月生,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等多项科研和教学奖项,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2025湖南最美教师。

针对学生提问,李敏认真解答。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摄影 李丹 长沙报道

从课堂到实验室,从学生成长到学科建设,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敏探索“学科交叉+个性定制+创新训练”创新模式,在生物医学大数据处理领域开辟新径,用温柔而坚定的力量点亮无数学子的科技报国之路。

教学:点燃求知火炬的“引路人”

“李老师的课像一场知识探险,抽象的生物信息学原理被她讲得生动有趣。”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唐丽这样评价。作为湖南省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生物信息学》的主讲教师,李敏将全球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用“分子水平的寻穴定位”等案例让课堂充满活力。

2024年,李敏面向全校新生开设《AI时代,做自己的领航者》讲座,结合AI技术发展剖析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现场互动热烈。“李老师用一张基因测序图,让我们看到了计算机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无限可能。”新生张明回忆道。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来成长。”她的博士生方钊玉感慨地说,“李老师工作再忙也清楚每个人当前在研究什么、困在何处、该如何突破。她总是温和而有力量,总能在我们迷茫时精准指路。”对迷茫的大二学生苗子阳,李敏通过算法实验激发兴趣,点燃学习热情。苗子阳的专业排名从大一时的50%逆袭至大三时的5%。“在我的印象中,她一直都散发着温柔又坚定的力量感,是我求学道路上永远的榜样。”

在研究生培养与竞赛指导方面,李敏教授倾注心血。她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投身科研实践与学科竞赛。当研一新生李超凡在科研入门时感到迷茫,李敏教授鼓励他参加挑战杯竞赛,并全程悉心指导。李超凡同学不仅在竞赛中找到了科研方向,也树立了科研自信。

李敏教授先后培养研究生、博士生50余人,其中2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及校长奖学金, 5人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李敏教授认为,“作为老师,首要责任是教书育人,每个老师都必须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在培养扎实学识上下功夫,要聚焦领域前沿,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深耕细作,有所建树,要敢于挑战难题,目光长远。”“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所擅长的东西也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要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并通过奋斗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科研:勇攀高峰的“拓荒者”

“做科研要有吃得苦、沉得下、耐得烦的定力。”这是李敏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最初从事生物信息学与数据挖掘研究时,国内生物信息学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她们新入学的几个博士一起组成研究团队,逐篇研读英文文献,以“最笨的方法”敲开大门。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她和团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她们的研究将疾病基因预测、关键蛋白识别及药物靶标发现等问题从曾经的“大海捞针”变为“按图索骥”,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她们提出的方法和开发的工具在医学、生物学、植物学、病毒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

凭借突出贡献,李敏先后入选中南大学育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优青、国家杰青,逐渐成长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专家,荣获2023年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荣誉。

“这些荣誉属于团队,更属于国家对交叉学科的重视。”李敏谦逊地说。

师生共进:温柔力量的“守护者”

“李老师没有架子,像姐姐一样关心我们。”博士生雷楚奇,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

为倾听学生声音,李敏开设“院长信箱”,了解学生对学院发展的各种建议,每封来信都仔细阅读、耐心回复。相比学生的考试成绩,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李敏的手机里,时常会收到一届又一届毕业学生发来的感谢短信,话语灼灼,字里行间展现的是真实感情和真诚感谢,这些正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所获得的。

作为计算机学院院长,她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与每位青年教师恳谈,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与发展需要,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给出建议。

副教授曾敏是李敏的博士生,如今他加入李敏的团队已五年了,“她让我明白,好老师要和学生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

李敏的温柔体现在点滴细节中:为熬夜科研的学生准备宵夜,组织篮球赛缓解压力,甚至亲自为生病的学生送药。“她总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让我们注意劳逸结合。”毕业博士生伍逸凡笑道。

从2004年留校任教到2025年荣膺“湖南省最美教师”,李敏用二十年光阴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她的故事,是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写照——以基因序列为密码本、以计算模型为火种,在生物信息学的新兴赛道上,点燃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科技报国理想。

“教育不是重复已知的代码,而是编写未来的算法。”面对未来,李敏的眼神坚定而温柔,“希望多年后,学生们能骄傲地说:‘选择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是我人生最正确的决定。’”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李丹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3/99/152626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