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者如光,虽微致远,滋养心灵而无声。湖南这片热土,历来浸润着崇文尚学的深厚底蕴,传承着尊师重教的优良风尚。在三湘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扎根一线、坚守三尺讲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全国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红网时刻新闻再度推出《师者如光》系列报道。我们将对准这些平凡却闪光的教育工作者,让“师者之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全方位展现新时代湖南教师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与担当作为。
9月9日,在湖南省教师节庆祝大会上,长沙市第一中学校长羿莎作为“2025年湖南省最美教师”代表发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任晔 摄影 李丹 实习生 周子怡 长沙报道
“伟人的一生,是始终与国家同频、与人民同心的壮阔征程。”9月9日,在湖南省教师节庆祝大会上,长沙市第一中学校长羿莎作为“2025年湖南省最美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了她以“行走的思政课”创新红色教育、让百年名校精神“活”起来的实践与思考。
2024年,羿莎重返母校任校长后,直面两大命题:如何赓续百年名校的红色血脉?如何让“00后”学子真正理解“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她带领学科团队打破传统思政课“坐而论道”的模式,以校园内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石刻为起点,串联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毛泽东诗词碑廊等红色地标,最终抵达毛泽东塑像广场,打造出一堂跨越时空的“行走的思政课”。
课堂之外,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渗透校园。同学们把红色故事写成散文、谱成歌曲,搬上话剧舞台、定格在镜头里——每一份作品,都是他们对“信仰”稚嫩而真诚的解读。
令羿莎欣慰的是,这份情怀从校园“破壁”走向社会。学校“大手牵小手”志愿服务队,为乡村留守儿童辅导功课;“金晖行动”小组定期探访社区孤寡老人。
截至2024年底,长沙市第一中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注册人数突破1400人,人均年服务时长超50小时,获评“全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孩子们在奉献中明白,爱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羿莎说。
在羿莎推动下,长沙市一中构建起“红色文化+”育人体系。2024年,长沙市一中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进行了深度报道。
“教育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羿莎在发言中强调,最美教师之美,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默默耕耘的教育者——是他们用早生的双鬓、深夜的灯光、课间的倾听,托举起一代代青年的梦想。”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任晔 李丹 周子怡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