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三红正在上班会课。(资料图)
【教师资料】
肖三红,女,汉族,1973年8月生,群众,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她坚守特教一线33载,担任班主任29年,以母亲般的慈爱和专业精神守护听障、智障学生,被学生亲切称为“老师妈妈”。她深信“爱”需专业,运用“三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注重学练用结合,有效破解聋生知识运用难题,大幅提升教学质量,所教学生中有20余人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她成立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工作室,引领区域特教发展,将先进教法推广至全省多校。曾获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永州报道
为爱选择特殊教育,辛勤耕耘在特教讲台,湖南省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三红从教33年,始终秉持初心,以智启智、以爱唤爱,用青春陪伴学生逐梦远航,将“爱”进行到底。
因爱启程:把特教当作一生的温暖约定
肖三红从小便立志当特殊教育教师。初中时,有一次去同学家玩,她发现同学6岁的弟弟因听力障碍存在交流困难,没有和同龄人一起上学,而是独自在家玩耍。这件事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后来,肖三红从当教师的叔叔那里了解到,只有特殊教育学校才能接收这种有听力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学生,而想要成为特殊教育教师,要先考取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系统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还需通过理论知识考核与手语考核。
初中毕业时,肖三红毅然选择报考师范学校,学习特殊教育专业。1992年7月,她被分配到永州市当时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工作。那是肖三红第一次真正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时常感到手足无措,但她知道,既然选择了特殊教育,就要尊重这群“折翼的天使”,接纳他们的不同,努力做好这份“爱”的工作。在实践工作中,肖三红不断摸索特殊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33年坚守特殊教育一线教学工作,咬定青山不放松。她早已坚定决心,要终身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肖三红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用手语向学生介绍历史文物。
用爱守护:把温情种进每个孩子的世界
肖三红有29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知道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课下,她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以因材施教,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有个小杨同学,他的父母在广东务工,一年只有春节才回来几天,平时经常通过给肖三红打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字里行间满是对孩子的亏欠和迫于生活压力的无奈。作为老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肖三红感同身受,每当小杨同学的学习有了进步,她便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家长,让他们安心工作;当小杨同学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肖三红也会尽力为他提供帮助。现在每年教师节,已大学毕业的小杨和他的父母都会向肖三红发来节日祝福。
肖三红深知,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基本条件,就是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尤其是面对一群特殊的孩子,需要付出比普校教师更多的爱。学生小吴生病暂时无法到校上课,肖三红第一时间带着水果去她家看望她;在学习上,肖三红通过视频告诉小吴每日学习的知识、布置的作业,并及时线上为其批改作业、反馈学习情况,因此,即使小吴在家休养了1个多月,她的学习成绩也丝毫没有落下;肖三红还让班上和小吴关系好的同学给她写慰问信,一直坚持到小吴完全康复。后来,在为同校因骨折做接骨手术的同学捐款时,小吴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全部的零花钱,是老师和同学的言传身教让她懂得:把爱传递下去,以爱育爱。
肖三红擅长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小彭之前是学校有名的“调皮王”,平时上课不听讲,下课打架闹事。肖三红主动找他谈心谈话,发现他爱劳动、爱表现、乐于助人,就让他担任劳动委员,负责一楼教师办公室走廊的地面保洁。此后,小彭每天早晨把地拖得干干净净,还积极用手语向老师们问好。肖三红注意到他的进步,在班上大力表扬他,鼓励他在学习上也继续努力,还为他补习课堂知识。经过一年多的耐心辅导,小彭成为了班上变化最大的学生之一。现在,毕业多年的小彭返校看望肖三红时,还会向她班上的学生们重复肖三红当年教育自己的话:“当我们自己有了足够的能力,要回报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爱传递下去,让爱发扬光大。”
以匠心润爱:让每份陪伴都有专业的温度
肖三红明白,“爱”在特殊教育中固然重要,但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她自觉加强专业学习,扎实研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019年8月,肖三红获评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
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肖三红在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召集20余名教师,成立“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肖三红工作室”,组建“三步教学法”创新教学团队,进行“三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即在课堂中通过知识的学习、练习与运用三个步骤开展教学,实现“学-练-用”结合,尤其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在“用”中学,在“用”中强化理解记忆。功夫不负有心人,“三步教学法”成为提高特殊学生学业水平的法宝,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为促进全省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春华秋实,播撒阳光,用爱缝补“折翼天使”的翅膀,用心点亮特殊孩子的心灵。这是肖三红的教育初心,也是她三十余载奋斗于特殊教育领域的工作准则。她笑着说:“看着这些孩子们一天一点小进步,慢慢能够与普通孩子一样,展翅翱翔于蓝天白云,这就是我从事特殊教育最快乐的事。”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