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学第一课|明德华兴中学胡建郭:铭记抗战历史 烛照青春征程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杨雁霞 2025-09-01 18:10:5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1日讯(记者 汪衡)秋已至,启新篇。9月1日,湖南省中小学迎来秋季开学的日子。在开学典礼上,各校书记校长走上讲台,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为学生们带来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

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校长胡建郭在开学典礼上以《铭记抗战历史 烛照青春征程》为题发言。

新学年伊始,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校长胡建郭在开学典礼上以《铭记抗战历史 烛照青春征程》为题发言,向新师生表示欢迎与敬意,向夺冠男篮致贺。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结合电影《南京照相馆》分享三句话:守护历史真相,做记忆“显影者”;传承抗战精神,做信仰“擎灯者”;开创光明未来,做和平“筑路人”,鼓励师生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在新学期扬帆远航。

以下是发言节选:

今天,我们满怀希望与憧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学年的到来。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新高一、新初一的同学们和新加入明德华兴大家庭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来奋发向上、勤奋学习的全体孩子们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同时向在前不久获得全国总冠军的男子篮球队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站在新学期的起点,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在此刻交汇。电影《南京照相馆》中显影液缓缓浮现南京血火记忆的一幕,不仅是艺术再现,更是民族苦难的见证。同学们,历史并不遥远——唯有铭记,方能致远。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三句话共勉。

一、守护历史真相,做记忆的“显影者”

1938年,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冒死保存日军暴行照片,制成“京字一号铁证”,成为审判战犯的关键证据。同学们,真相需被主动捍卫。我们脚下的这座城市——蔡锷路上的八路军旧址、影珠山的抗战遗址、校园中文夕大火后重建的乐诚堂……都是历史的见证。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多走走、多看看,让集体记忆融入青春血脉。唯有亲手揭开历史底片,方能显影民族精神的真容!

二、传承抗战精神,做信仰的“擎灯者”

当抗日的烽烟席卷三湘,我们看到了田汉、廖沫沙创办《抗战日报》那知识分子的风骨;我们看到了明德学子全体参加长沙抗日万人大游行的热血;我们还看到了长沙民众肩扛手推把重要物资运送上山“不留给敌军一粮一弹”的坚韧品质。这种精神从未远去。同学们,今日传承,未必血荐轩辕,但须以行践初心——在课堂中读懂杨靖宇胃中棉絮背后的担当;在社会实践中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历史走出书本;在内心里,将民族的痛转化为“强国有我”的志气。

三、开创光明未来,做和平的“筑路人”

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照亮前路。吴先斌先生收藏5700件抗战文物,帮扶620名贫困老兵,赴日展览史实。他和无数同行者证明:和平需以勇气和包容守护。同学们,你们生于大国崛起的时代,肩负开创未来的使命。要以智慧增底气,勤于学习、独立思考、知行合一,在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要以包容拓格局,倾听不同声音,理解不同立场,让爱国超越地域,成就人生大气象;要以创新促融合,融汇知识、大胆跨界,推动文化交融、与时代同频共振。

同学们,抗战精神离我们从不遥远——无论是抗日期间明德师生的家国情怀,还是在生活中克服挫折的坚忍不拔,或者是完成了一次从不敢完成挑战的坚定勇气,亦或是男子篮球队三夺全国冠军的必胜信念……这都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回响!同学们,新学期的号角已吹响,愿你们在历史的灯塔下扬帆远航,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中国!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3/83/152454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