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1日讯(记者 任晔)秋已至,启新篇。9月1日,湖南省中小学迎来秋季开学的日子。在开学典礼上,各校书记校长走上讲台,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为学生们带来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
长沙市南雅马栏山文创中学校长夏涛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既回溯8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缅怀先烈以责任与奋斗换来民族独立的壮举,又结合校园“奋斗”刻石与马栏山文创特色,阐释“奋斗”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象体现,强调“毅力”对突破困境、抵达胜利的重要性,寄语全体学子以“较真”态度肩负青春与家国责任,争做人生“胜利者”。
以下为发言节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此时,此地,时隔一个炎夏,初三、初二的老朋友们快乐相聚,初一的新伙伴们兴奋加入,让新学期的生活带着期待,让大家的脸上充满了笑意,让青春洋溢、蓬勃跃动的创意气息再次降临到南雅马栏山文创中学的每一栋楼宇之间。
作为新任校长,能同大家一起,同这样一所既传承湖湘文化根脉、又闪耀现代创新精神的学校共同成长,我深感荣幸,更倍感责任重大。
提到责任,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它是现在对过去的坚守,也是现在对未来的承诺。
80年前的今天,一艘名叫“密苏里号”的美国战列舰驶进日本东京湾,第二天,日本政府代表登上“密苏里号”,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9月3日,消息传至中华大地,人民群众涌上街头,大家手舞足蹈、喜极而泣,欢庆中国的胜利。所有人都知道这胜利的来之不易,这是用三千五百万个同胞的生命,用十四年的奋斗和坚守,用百年屈辱的窒息和压抑,换来先辈们对民族独立自由的觉醒和责任。
胜利是烽火连天中基于责任的坚守,是山河破碎时的毅然奋起,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它告诉我们:奋斗,方能赢得胜利;坚毅,才能抵达光明。
为了纪念胜利背后的精神,暑假期间,我们把“奋斗”两个字刻石为记,放在校园中间,就是想时刻提醒同学们,“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更是我们全体南雅人刻在骨子里的血脉。这里,我也想提醒同学们,对我们而言,“奋斗”并不表现为历史的宏大叙事,而是表现在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它是清晨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是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是每一次大胆提问和每一次耐心解答。在马栏山文创产业园的热土上,奋斗更是熏染了青春生命应有的创新色彩和创意注解。
同学们还要记住,即使拼命奋斗,通往胜利的道路依旧充满荆棘。无论是80年前救亡图存的漫漫征程,还是今天我们求学探索的成长之路,想要胜利,都还需要另一种最可贵的品质——“毅力”。胜利在望,往往是最考验毅力的时刻。学习中的一道难题,创作时的一个瓶颈,生活里的一次挫折,都可能让我们心生迟疑,甚至退缩不前。而“毅力”很神奇,它是想放弃时,再咬牙坚持的五分钟;是枯燥无味时,再坚持专注的五分钟;是在无人喝彩时,再执着向前的五分钟。请记住,只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再坚持五分钟,所有的奋斗才会由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流注成生命的涓涓细流,最后汇聚成成长的汪洋大海。
同学们,青春很美好,但岁月不待人,不如从今天开始,做个“较真”的人:数学题解不出就再换种思路,作文跑题了就重新修改,英语单词背不下来就反复记忆。当你把每个“差不多”变成“刚刚好”,把每个“将就”过成“讲究”,你自然会发现:原来胜利不是终点站,而是成长路上的里程碑。
最后,祝愿每一位南雅马栏山的学子,都能肩负起对自己青春岁月、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是“胜利日”,让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胜利者”!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