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学第一课|雅礼洋湖侯朵朵:借三则故事谈青春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编辑:杨雁霞 2025-09-01 10:54:5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1日讯(记者 任晔)秋已至,启新篇。9月1日,湖南省中小学迎来秋季开学的日子。在开学典礼上,各校书记校长走上讲台,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为学生们带来意义非凡的开学“第一课”。

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校长侯朵朵:《长沙市不同的时代 一样的青春》

以下为发言节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当九月的风再次拂过洋湖,我们站在了时间的新岸,共同开启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学期。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特别向初入雅洋的新同学和新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年沧桑巨变,但历史的回响从未远离。前几天,我因教育帮扶到了武冈市二中,参观了校内的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当年军火库的岩壁上用血书写的“好男儿杀敌去”的字迹,历经风雨,依然铮铮如铁。那一刻,我仿佛听见八十年前青年们的呐喊,感受到那一代人用热血写就的担当,民族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用生命守护脚下的土地,或许不曾留下姓名,却将信念刻进山河,把青春铸入历史的丰碑。

八十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种青春精神却从未离开。它融入了民族的血液,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被重新诠释——成为一种在坚守中奉献、在拼搏中超越、在平凡中创造不凡的力量。

2017年,我读过一封特别的家书——信中这样写着:“虽然我脚下的是不足一平方公里、还没有土的土地,但是有我守在这里,这里就是中国。祖国南海的海洋权益不可侵犯,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担当起了这份责任……请母校放心,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我会守好属于祖国的南海,奋发好属于雅礼人的精神,担当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宇宙。”这是毕业于雅礼的校友欧逸超写给母校雅礼的“家书”。他驻守在西沙群岛最南端的中建岛,荒岛孤悬,条件艰苦,淡水限量供应,高温高盐的环境让一棵树的存活都成为奢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虽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需要牺牲与坚守,他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戍边精神。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场精彩的篮球赛——8月18日的亚洲杯决赛。中国队以一分之差不敌澳大利亚。虽败犹荣,创造了近十年最好的成绩。队员胡金秋接受采访时动情流泪,他说:“为国出战是荣幸,不辛苦。在这个和平年代,代表中国出战,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一定要去拼尽自己所有。看完《南京照相馆》,我觉得能够为中国做点什么,帮助中国男篮创造点什么,这是特别荣耀与骄傲的事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个新疆小伙、这群青年运动员让我们记住了中国队的铁血回归。这是他们对祖国荣誉至高无上,最直接、最滚烫的回应。

昨天,我还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雅洋的校友杨雅茜同学,她从六岁起就成为湖南省儿童医院最小的志愿者,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在医院的走廊里,你总能看到她娇小的身影——穿着不合身的红马甲,耐心地为焦急的家属指路,用稚嫩的声音安抚哭闹的孩子。她组织爱心义卖,带动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她用积攒的压岁钱默默资助西藏男孩三年之久……最让人感动的是,当她了解到抗疫医护人员思念家乡味道时,立即与父母一起策划,将一碗碗热腾腾的米粉送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中。十多年的坚持,让志愿服务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学们,不同的时代,一样的青春。从戍边卫国的战士,到为国拼搏的运动员,再到默默奉献的少年,他们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八十年后的今天,它不再是战场上的冲锋,是日常中的坚持、逆境中的拼搏、平凡中的善意。

开学不只是一种仪式的重启,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八十年前,那群“杀敌去”的好男儿,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八十年后,使命传递到我们手中。愿每一位雅洋人都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用青春书写担当的答案。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3/83/152432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