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术教研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天津圆满落幕

来源:红网 作者:曾默为 编辑:高芹 2025-09-30 17:02:17
时刻新闻
—分享—

image.png

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30日讯(通讯员 曾默为)金秋津门,群贤毕至,一场关乎美育未来的思想盛宴在收获时节圆满收官。9月30日,为期五天的“美术教研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津派美育研讨活动”在天津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湖北美术学院协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近150名美术教研员与骨干教师,通过密集的学术研讨与深入的文化浸润,成功搭建了跨省教研协作的高端平台,为我国新时代美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论坛以“在地文化传承与未来美育创新”为主题,精准把握了当前美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在紧凑而充实的五天会期内,活动突破了传统培训模式,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研讨体系。北京大学彭锋教授以《从乡土到世界:地域文化传承与国际化美育的双向构建》为题,用开阔的国际视野为论坛奠定了开放包容的基调;湖北美术学院何明教授则通过《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脉活化与美育实践创新研究》的分享,展现了百年学府对美育精神的当代诠释。

在思想交锋最为热烈的平行论坛环节,“科技赋能”与“非遗活化”两大主线交相辉映,勾勒出未来美育的清晰轮廓。湖北美术学院张显飞副教授对AI技术在重大题材创作中角色的深入剖析,与上海戏剧学院聂进副教授关于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美育场景的前瞻探索,共同为应对AIGC时代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创新思路。与此同时,蒲美合教授对大漆艺术的当代转化、耿纪朋教授对传统视觉文化的美育价值挖掘,以及叶军、郭鉴文教授对传统绘画与版画教学的现代阐释,则深刻展现了“汲古润今”的丰富可能性。

此外,论坛还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郅敏教授解析《公共空间美育赋能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天津美术学院胡璟辉教授分享《从“调味”到“调色”——探索基础教学的美育新路径》、上海戏剧学院杨青青教授阐释《数字化理念下的艺术设计范式》、李明谦教授探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与创新》、天津市教科院郭德岺主任则就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策略进行深入探讨。这些精彩分享从不同维度拓展了美育创新的边界,使研讨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论坛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将教研现场延伸到津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场域。学员们漫步于“万国建筑博览”的实景中,在民国广场非遗馆内,通过津派旗袍、老美华鞋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距离考察,亲身感受“津派”美学的独特魅力。这场融合建筑赏析、非遗探究与即兴创作的深度文化体验,让“在地文化”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运用的鲜活教学资源。

此次论坛最重要的成果在于形成了跨省教研协作切实可行的行动共识。在各学习小组的成果汇报中,理论思考与地方实践实现了有机融合。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旨在打破地域壁垒的“跨省美术教研协作云平台”建设构想获得了与会各方的积极响应。作为活动主办方,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表示,将携手湖南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全力推动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协作平台落地生根,同时加快《地域文化课程开发指南》等实践成果的凝练与推广,让论坛凝聚的智慧真正转化为推动美育课堂变革的持续动力。

这场美育盛会,既是湖南教育出版力量与高等艺术院校成功携手的典范,也是全国美育工作者共商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它通过构建开放、协同的“美育发展共同体”,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专业提升的高端平台,更为中国美术教育的美好明天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崭新画卷。

来源:红网

作者:曾默为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3/74/1532659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