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30日讯(通讯员 肖慧婷 易佳音 黄佳彦)近日,东沙社区迎来一群特殊的“小河长”。湖南农业大学“绿满九道湾——浏阳河岸生态文明宣教”实践团组织开展“认识浏阳河·守护生命之河”主题科普活动,引导社区孩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亲身参与守护母亲河行动。
实践团以一曲《浏阳河》开启活动,志愿者通过“歌中的浏阳河在哪里?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几个问题,迅速吸引孩子们注意,自然引出课程主题。
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污染的危害。/赵蕾 供图
实践团围绕四个板块展开系统讲解。在“认识母亲河——浏阳河”板块,志愿者结合地图,向孩子们介绍了作为湘江一级支流的浏阳河的发源地、长度、地理特征等知识,并通过图文视频展示其在供水、文化传承与生态连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河流里的生命共同体”板块通过“家园+工厂+居民+清洁工”的比喻,配以金鱼藻、田螺、白鹭等图片,生动讲解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关系;“浏阳河的‘病症’”板块结合实例,聚焦生活、农业、工业三类污染源,让孩子们直观认识污染的危害;“给浏阳河‘治病’”板块则从源头减量、人工处理、生态修复和法律监管四个方面介绍母亲河的保护措施,引导孩子们树立责任意识。
志愿者指导孩子们进行过滤实验。/于婧 供图
实践团还组织了“脏水变清”过滤实验。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依次向塑料瓶内填入棉花、细沙、活性炭和石子,将其改造为过滤装置,再倒入脏水,观察瓶内水的变化。随后,志愿者对实验原理进行了解析,并介绍了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净水流程,强化孩子们“科学治理,减少污染”的理念。
活动最后,志愿者发出“守护浏阳河,从我做起”的倡议,鼓励孩子们从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小事做起,争做河流守护小卫士。
此次科普活动通过“讲解+实践”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加深对浏阳河的了解,提升生态文明保护意识。
来源:红网
作者:肖慧婷 易佳音 黄佳彦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