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潮的螃蟹丨“校园餐”智慧监管的湘阴做法

来源: 红网 作者:陈砂 编辑:罗倩 2025-09-19 11:42:4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砂 岳阳报道

秋季开学后,不少家长的心再次被孩子的“校园餐”牵动着:

“孩子在学校吃了什么?”“菜品新不新鲜?”“后厨干不干净”……这些问号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牵挂。

为了让学生吃得安心、家长放心,湖南多地推出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将学校食堂的收货、存储、烹饪制作等环节纳入摄像头监控之下,实现可视化监管。

在湘阴县,则在全县实行中小学食堂原材料集中采购的基础上,通过“校园餐”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从采购、储存、加工到供餐的全链条监管。这种做法,走在全省县域的前列。

图片

▲湘阴县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集中采购配送平台运营中心的电子屏上,食材流转的全周期清晰可见。

“湘阴县第二中学:生菜120斤、黄瓜210斤、牛肉100斤——明早6点送到”……

秋季开学后,湘阴县中小学食堂食品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又热闹起来,每天下午2点之前,各中小学校陆续通过这个平台提交订单,采购第二天的食材。

第二天凌晨2点—5点之间,食材会从86家供应商的仓库陆续发出,运往全县10个配送片区,让所有学校在每天早上都能准时收到。

食材安不安全,源头是关键。

湘阴县中小学食堂食品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建成后,302家投标供应商历经线上招投标、实地核查,最终86家优质企业“入库”。

目前,平台已涵盖16大类、513小类食材,上架商品达4486种。

图片

▲湘阴县“校园餐”集中采购食材十大片区配送图。

从学校采购下单、司机配送到学校收货,实现全程一码溯源。

平台建立了供应商考核评价机制,对商品管理、配送与溯源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考核,一旦发现供应商存在重大违规违法行为直接触发退出机制,并移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学校和供应商全部接入平台,收货、验货、出入库等环节实时显示、电子留痕,食材采购全程规范、透明。”平台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孙颖钦说。

湘阴县第二中学校长刘竞波介绍,现在学校采购食材就像淘宝购物一样方便,通过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勾选所需食材和数量,一键下单即可。询价、质检和结算等环节,都由平台统一管理。

图片

▲湘阴县中小学食堂食品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运作流程。

记者了解到,湘阴县这个平台自今年春季学期正式运行以来,已覆盖全县70所学校、5万余名学生。

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完成订单超过1.7万笔,总交易额突破3000余万元,主要食材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10%至15%。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到,实行全县集中采购后,“校园餐”智慧管理大大拓展了范围,特别是强化了源头治理。

图片

▲在湘阴县湘江学校食堂,学校后厨工作人员食材验收、清洗切配、烹饪制作等过程,均被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

食材进入学校后,“AI+明厨亮灶”系统继续监督——

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学校后厨工作人员食材验收、清洗切配、烹饪制作等过程,实现手机、电脑、大屏“三端可视”,纪委、教育、市监、农业及平台“五方共管”。

家长代表程玉陪餐后说:“以前只能看老师发在群里的视频,现在亲眼透过屏幕看到后厨实时画面,心里更踏实了。”

孩子吃饭问题,是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一顿“校园餐”,因链条长,折射的其实是多重治理。

问题倒逼,自上而下推动改革。

湘阴县的“校园餐”智能监管改革并非偶然。

2024年4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

去年底,国家监委发布的报告,就整治“校园餐”管理问题披露了相关数据:各级监察机关依法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半月谈》评论说,“校园餐”成“唐僧肉”,食堂里面“硕鼠”多。

图片

▲湘阴县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集中采购配送平台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对食材价格进行市场调研。

在全国整治的大背景下,去年以来,湘阴县纪委监委对全县20余所学校进行了全程督导检查。

湘阴县教育局“校园餐”专项整治负责人何学龙说,检查发现,部分学校在膳食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包括挤占、挪用伙食费,或将其用于非食堂支出等。

基于上述情况,湘阴县委、县政府将学校食堂集中采购列为重要民生改革任务,明确由县纪委监委、教育局牵头,并通过国企运作,自主研发和运营阳光服务智慧监管平台。

于是,也就有了前面描述的场景。

图片

▲湘阴县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集中采购配送平台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对学校留样食材进行抽检。

“校园餐”直接关系学生健康,需要拿出决心和魄力,像湘阴这样,以改革的举措来“对症下药”。

科技赋能,织就校园餐“安全网”。

当下科技日益发达,特别是AI技术越来越成熟,完全可以用于“校园餐”的监管,织就一张“安全网”。

走进湘阴县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集中采购配送平台运营中心,“阳光采购、商品管理、订单管理、财务管理、溯源管理、学校管理”等12大功能模块,在电子屏上实时跳动,食材流转的全周期清晰可见。

图片

▲该平台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对供应商收卸货环节实施全程日常监管,并通过AI大数据监控违规行为,自动生成工作日志。

湘阴县第二中学副校长吴勇说:“如果出现疑似食源性问题,我们通过平台,几分钟就能锁定问题食材的供应商、批次等信息。”

平台AI功能不仅管“当下”,还能进行“风险预判”——

商品报价超过基准价15%,系统亮红灯;长期选高价供应商、食材采购金额低于伙食费75%、冻品采购占比超10%等,均会触发预警,保障家长的钱都花在孩子的饭菜里。

图片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执行食品安全规定,对当日所有食材进行规范留样。

湘阴这一模式还走出校园,获得了专业领域的认可。

在9月上旬举办的2025年“创客中国”湖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湖南洞庭新实业集团下属子公司湖南洞庭智数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研发、运营该平台,斩获大赛创业组一等奖。

守护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持续用力。

各地在学校食堂推广“AI+明厨亮灶”,确实有进步。

但也要看到,有些地方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有的明厨亮灶仅覆盖部分环节,关键操作仍不透明,无法满足家长对“知情权”的期待。

图片

▲湘阴县各中小学“校园餐”菜品丰富。

湘阴县通过“集中采购+智慧监管”,在“校园餐”管理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

“未来我们还将引入AI数据建模,自动生成分析报表,辅助决策;同时开发家长端APP,让家长随时在手机上可查询菜谱、观看‘校园餐’实时制作,并进行点评互动,在湘阴筑牢家校协同监督网络。”湖南洞庭新实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盛宇乐说。

图片

▲湘阴县第二中学食堂,学生正在用餐。

需要指出的是,守护“校园餐”安全,不是一次性“运动式治理”,而是需要长效机制的持续发力,同时需要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

只有实现全过程、全链条的全透明,让每一份“校园餐”都经得起监督,才能真正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文末gif.gif

来源: 红网

作者:陈砂

编辑:罗倩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3/53/152944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