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5日讯(通讯员 宋玉 高涵)近日,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 “民韵青勤”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公益林基地,以治沙实践探索生态保护与青年担当的融合路径,用青春汗水为沙漠添绿。
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民韵青勤”实践团成员在民勤沙漠公益林基地合影。
在公益林基地,实践团成员重点学习并实践了 “水枪冲压 + 干沙回填” 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通过高压水枪在梭梭树根部冲开凹槽,插入70厘米特制水管直达根系精准补水。据基地测算,较传统漫灌,此技术可减少40% 用水量;浇水后用细沙回填,更能降低35%的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幅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实践中,当地治沙前辈为团队讲述了民勤从 “沙进人退” 到 “人沙共生” 的变迁史,尤其是 “六老汉三代人” 接力治沙的事迹,让成员们深受触动。“治沙前辈的坚守,让我们懂了‘接力棒’的重量。” 实践团成员胡爱援说,老一辈的奉献精神,更坚定了大家以实践守护生态的决心。
“民韵青勤”实践团成员运用节水灌溉技术为梭梭树苗浇水。
此次实践将理论学习与治沙实操结合,不仅让青年学子亲历了生态保护的紧迫性,更以创新技术应用展现了青春智慧。实践团表示,活动结束后将持续关注生态议题,让青春力量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持续发力,为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注入鲜活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宋玉 高涵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