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合拍的00后·三下乡|清华、同济……多校学子组队赋能湘乡文化传承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梁智铭 编辑:高芹 2025-08-04 16:26:4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梁智铭 湘乡报道

8月1日,一场跨越多所高校的乡村振兴实践在湖南省湘乡市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牵头,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师生共同组成“艺湘清韵”实践支队,用青春智慧与专业力量赋能湘乡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支队成员跟随床雕师傅了解湘乡床雕工艺发展历程。

濒危非遗抢救:深度调研湘乡床雕工艺

湖南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师生组成专项调研组,将目光投向鲜为人知的湘乡床雕工艺。该工艺虽蕴含独特艺术价值,但近年来逐渐淡出大众视野,销售市场日益萎缩,部分题材、元素和技艺也已失传,湘乡床雕工艺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困境。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在几年内彻底消失。

支队深入基层,对当地现存的木雕床进行了详尽的影像记录与图文资料收集。在青年木雕师贺妙的协助下,队员们还找到了几位老传承人,与其进行了深入交流。结合对木雕作品的系统考察,支队详细记录下湘乡床雕独特的工艺流程、艺术元素、手法与题材,并初步分析了其相较于其他地区木雕的艺术特点及优势。

线上虚拟展馆设计界面。

红色文化赋能:合作共建东山书院线上展馆

实践队依托先进的数字建模与虚拟交互技术,开展了为期7天的“线上虚拟展馆”概念设计攻坚工作。“我们以‘红色基因的数字化传承传播’为核心目标,还原了青年毛泽东在书院借阅《新青年》杂志的历史场景,力求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支队成员介绍。线上展馆对东山书院的各项数据及其内部文物资料进行了系统性整合,游客不仅能拥有沉浸式全场景游览体验,还能通过交互式虚拟展台查看毛泽东经典文章的手稿草稿,让红色记忆可感可触。

支队还为东山书院设计了纪念徽章及配套文创产品方案,以青年创意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焕新。

团队成员进行文旅宣传片拍摄。

实践期间,队员们还聚焦床雕传承人的初心与坚守,以及湘乡红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交融,拍摄了《木语新生》《龙城风华》两部文旅宣传片。“我们的想法很简单,把湘乡的美和浓厚的红色文化展现给大家,让更多的人认识湘乡,来到湘乡。”副队长说。该项目成果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将直接纳入湘乡市“红色文旅名城”建设的战略资源库,成为擦亮城市红色名片的关键一环。

这场跨越多所高校的青春接力,不仅帮助湘乡抢救濒危文化遗产,更用科技与创意搭建起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高校学子们深入基层,以切身实践探索“AIGC+文化遗产”可持续赋能模式,让科技成为激活乡土文化资源、驱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当数字技术激活红色记忆,当青年智慧点亮非遗传承,湘乡的文化根脉正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梁智铭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2/96/1517879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