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董事长宁平作主题报告。
红网时刻新闻8月26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杨玲)近年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下称“湖外”)致力于推动“大学康养+国际化办学”双轮驱动发展的大健康发展战略。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康养康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康养康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董事长宁平以“首创大学康养新模式践行家国情怀新作为”为题作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湖外首创的大学康养新模式。该模式以“教育+康养”为核心理念,深度融合高职康养教育与全生态养老服务,为破解我国养老产业人才短缺、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难题提供了创新样本。
六化七宜三护:定义康养服务新标准
学校深刻洞察到“一老一小”的社会需求,历时15年深入研究,并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计划在未来几年投资超过30亿元,建设一座占地200余亩的康养综合体,打造集教育、医疗、康复、居住、生态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新范式。
该模式以“六化七宜三护”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以高职康养教育为核心,友生康养中心、国际康复医院、大围山生态有机农场、终身教育大学、湖外健康花园等多模块联动的新型康养生态链。其中,“六化”指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化、人性化、精细化、智慧化;“七宜”即打造宜教、宜学、宜医、宜保、宜动、宜养、宜居的康养环境;“三护”精准对应不同老年群体的差异化服务需求,即“照护”活力老人,“护理”基础慢性病老人,“介护”失能老人。
全产业链布局:构建康养经济新生态
学校与日本、韩国、欧美等养老产业发达国家及地区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引进先进服务理念,同时结合国内环境及人才优势,不断打磨完善湖外康养产业建设体系。
依托医学健康管理学院学生及其高达97%的护士执业考证通过率,湖外构建了“医—教—康—养”融合的人才培养与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难题。
校园整体建设贯彻无障碍理念,校内共配备60部电梯,结合人车分流、地下交通网及地铁接驳等配套规划,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活动空间。
此外,学校自主运营的大围山生态有机农场,从源头上保障了康养餐饮的绿色、有机、无公害,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健康管理。
战略愿景:从“湖南样板”到“全球联动”
宁平提出了湖外康养事业的发展布局:短期内全力推进湖外各项康养项目建设,目标让一万余名老人在“太阳城・健康花园”项目中生活学习、快乐交友;同时依托与国内外30余所高校、70余个企业的合作关系,学习成熟的康养理念与技术,加快“职教出海”。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康养康育产教联盟,加强政、校、企、医、研间的紧密合作。”宁平表示,湖外计划未来在全国各省建立终身教育大学,联动国内外优质康养资源,实现中国老人“候鸟式”养老,并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特色的适老用品集散中心,反哺学校跨境电商专业建设。
作为“最美花园式无烟校园”,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正以大学康养新模式为支点,推动高职教育与银发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兼具专业性、人文性与可持续性的新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杨玲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