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合拍的00后·三下乡丨学子下乡探秘“银发车间”:黄辣椒产业里的乡村振兴新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张颖 王安琪 曾鑫梅 吴紫馨 编辑:高芹 2025-08-11 14:47:2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张颖 王安琪 曾鑫梅 吴紫馨 株洲报道

近日,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青挽新州”实践团深入株洲市渌口区龙船镇河包村,将调研目光投向当地的特色产业——王十万黄辣椒。他们原本聚焦于农产品包装优化课题,却在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中,意外发现并深入探究了该企业一个更具示范意义的亮点:其成功运营的“银发车间”模式,为解决农村中老年人就业、激活闲置劳动力提供了生动样本。

实践团成员在对王十万黄辣椒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银发车间”运营细节及包装现状。

实践团成员首先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他们了解到:面对河包村日益凸显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和大量中老年劳动力闲置的问题,王十万黄辣椒企业没有忽视这一群体,而是将其视为宝贵资源。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他们如何根据中老年人的经验和能力特点,在辣椒种植、分拣、清洗、包装等全产业链环节中,量身定制了大量适配岗位。“我们村不少老人种了一辈子辣椒,经验丰富,是种植环节的‘老师傅’;车间里一些精细活、手上活,他们做起来也很稳当。”负责人向学子们解释道。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一模式的运行,实践团走进企业的种植基地和加工车间实地观察。在分拣车间,他们看到不少中老年村民正熟练地进行辣椒分选工作。一位正在分拣辣椒的大婶告诉实践队员:“这活儿离家近,不累,时间也自由,每个月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心里踏实,人也精神了。” 实践团还注意到,车间环境整洁,配备了必要的劳保设施,工作时长安排也较为合理,体现了企业对中老年员工的人性化关怀。

企业负责人向实践团介绍当地黄辣椒种植情况。

除了聚焦“银发车间”,实践团也结合专业背景,对王十万黄辣椒的包装环节进行了细致的市场调研。他们走访商超、了解电商需求、收集消费者反馈。基于调研数据,实践团向企业提出了建议:针对不同销售渠道设计差异化包装;提升中高端产品包装设计感;加快环保材料应用;探索智能包装可能性。这些建议为企业优化产品形象、拓展市场提供了来自年轻消费者视角的参考。

“青挽新州”实践团完成调研后,与王十万黄辣椒企业负责人及部分员工合影留念。

“银发车间”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精准匹配”与“人文关怀”,有效盘活了乡村存量人力资源,其经验对于面临类似老龄化问题的广大乡村地区具有启发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张颖 王安琪 曾鑫梅 吴紫馨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2/55/151927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