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师大“耕梦者联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美育系列课程

来源:红网 作者:旷晓茜 侯懿珂 周涵韵 编辑:曾小颖 2025-07-09 22:05:20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3.jpg

学生们展示自画像

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讯(通讯员 旷晓茜 侯懿珂 周涵韵)为丰富乡村美育形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与文化认同感,7月5日至7日,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耕梦阡陌,百链成金”——乡研会赴沅陵县百合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耕梦者联盟”)开展美育系列课程。课程涵盖绘画、手工、传统文化三大领域,由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吸引了全体学生的热情参与。

7月5日的课程以“我的自画像”为主题,通过趣味互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实践团成员周涵韵以“猜猜这是谁”游戏开场,学生通过描述外貌特征竞猜同学,笑声不断。随后,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用画笔描绘自己的“专属小密码”,如卷发、小眼睛等。分享环节中,学生们骄傲地展示作品:“这是我的塌鼻子,它让我看起来很可爱!”课程尾声,周涵韵通过提问“如果所有人都长得一样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独特性的意义,并带领学生齐声朗读“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图片4.jpg

学生自主创作影子画

在7月6日的《光影魔术》课程中,实践团成员旷晓茜以朱自清的诗句引入,带领学生感受光与影的和谐之美。在“猜影子大挑战”游戏里,学生抢答树叶、小鸟等影子形状,充满童趣。随后,学生分组采集自然材料,通过描摹影子轮廓并创意添画,将树叶变鱼儿、树枝变恐龙,创作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课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光影原理,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

图片5.jpg

实践团成员带领学生辨认甲骨文

7月7日的课程以甲骨文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手工创作巧妙结合。实践团成员侯懿珂通过龟甲图片和象形字猜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甲骨文的图画特点。在“小手捏出古文字”环节,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日”“月”“山”等甲骨文,并将其组合成“明”字。在课堂结尾时,学生们纷纷向老师表达了对此次课程的喜爱,并期待能有机会再上一节汉字课。

此次美育系列课程通过“绘画+光影+传统文化”的多元形式,实现了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感悟文化魅力。

来源:红网

作者:旷晓茜 侯懿珂 周涵韵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1/91/151144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