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英语绘本进课堂:中南林科大外院学子用童话点亮乡村童年

来源:红网 作者:李彬 李广践 编辑:高芹 2025-07-29 13:59:4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彬 李广践 湘潭报道

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湘潭县乌石峰村,开展“乡村儿童数字英语阅读的家校社协同模式与平台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创新性的英语绘本教学、沉浸式课堂互动和深入实地调研,系统探索绘本资源在乡村儿童英语启蒙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为当地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向英语世界的趣味之窗。

image.png

调研团和当地工作人员合照。

绘本课堂:开启英语新视界

“大家看看这本绘本的封面,猜猜会发生什么事?”课堂伊始,团队成员以经典英文绘本《Stick Man》为素材,向孩子们展示了这个温暖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Stick Man》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茱莉娅·唐纳森(Julia Donaldson)与插画大师阿克塞尔·舍夫勒(Axel Scheffler)合作的经典作品。故事讲述了一根名叫Stick Man的小木棍,原本和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棵大树里,却因一次晨跑被小狗误认为是普通木棍叼走,从此开始了一段充满意外与冒险的旅程。他被孩子们当作玩具、被天鹅用作筑巢材料、甚至险些被当作柴火投入壁炉……然而,尽管历经艰险,Stick Man始终怀抱着回家的信念,最终与家人团聚。

课堂上,教师创新性地采用了“大带小”的小组合作模式,高年级的孩子带着低年级的伙伴,一起围坐在绘本前,仔细观察绘本精美的插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和讨论。为了让英语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团队成员精心准备了原版动画短片。当屏幕上出现Stick Man冒险的精彩画面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睁大了眼睛。虽然英语对白对他们来说还有些难度,但生动的画面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再配上恰到好处的双语字幕,让每个孩子都能轻松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虽然听不懂每个单词,但是结合图画就能明白意思,”一个男孩兴奋地分享着他的发现。他的话语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真谛——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建立起语言与意义的联结。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培养了他们跨文化理解的能力。

image.png

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

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接触了地道的英语表达,更通过Stick Man的冒险传递了坚持、勇气与家庭之爱的温暖主题。当看到Stick Man最终与家人相拥的画面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正是语言学习与情感教育的完美结合。

筑梦课堂:播种理想的力量

在第一教学环节结束后,团队指导老师巧妙地以“Little People,Big Dream”系列绘本为媒介,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励志故事分享。她讲述了世界上第一位女飞行员Amelia Earhart追梦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诠释“梦想”的真谛,并告诉孩子们要像绘本里的小主人公一样,只要勇敢坚持,梦想就会开花结果。

image.png

指导教师和学生分享绘本故事。

实践调研:绘就教育新图景

通过深入走访和问卷调查,团队发现乡村儿童英语课外读物存在“三少”现象:藏书量少、种类少、使用率低。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走访了多个乡村家庭和学校,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

调研数据显示,95%以上的家庭坦言英语课外读物几乎没有,大多为应试类教辅材料;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读物,缺乏引导孩子英语学习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数据同时显示:91%的家长认同“英语学习对孩子未来发展很重要”。“我们当然希望孩子学好英语,”一位在返乡务工的父亲坦言,“但自己初中都没毕业,实在不知道怎么帮。”这反映出乡村英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将家长的教育意愿转化为切实有效的陪伴行动。

针对这一现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数字赋能+家校社协同"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数字阅读、智能辅导、社群互动于一体的乡村儿童英语能力提升平台。平台将整合国内外优质英语绘本资源,运用智能推荐算法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英语水平的孩子匹配合适的阅读内容。同时,通过AI语音识别和即时反馈技术,帮助家长克服英语能力不足的障碍,实现有效伴读。此外,平台还将建立城乡学校结对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目前,该解决方案已进入试点阶段,团队正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乡村英语教育新路径。未来,平台还将引入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功能,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实现精准教育帮扶。

来源:红网

作者:李彬 李广践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1/63/151635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服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