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华老师(坐长椅左一)和小谢等同学交流。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彭乐怡 李剑锋 长沙报道
“我父亲也是学校的老师,我从小对学校的工作耳濡目染,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欣喜这里的春华秋实。”
杨英华老师成长于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出于对环保学院的眷恋和教书育人的热爱,完成学业后毅然归来,女承父业于学院任教,芳华如歌已20余载。
满怀爱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育的升华。这是杨英华选择教育事业的初心,也是从业二十余年的践行。
“家庭贫困,扶贫;成绩优异,扶志;学习吃力,扶智。”这是环保学院独具特色的党建“四联”组织育人模式,让党员教师一对一与学生结对扶助,时刻为学生排忧解难。
小谢同学是杨英华党建“四联”的结对学生,也是建档立卡的贫困生,杨老师经常到女生宿舍跟她谈天说地,亦师亦友。
得知小谢伤了脚,还在医院打了破伤风,杨老师立刻找到小谢,看到伤势并无大碍,松了一口气的杨老师又询问她有没有申报学平险,并耐心为她讲解申报保险的程序,陪她收集整理相关票据,之后也一直关注理赔进展,直到小谢顺利领到保险金。
杨老师的爱,朴实而温暖。
“杨老师,剩下的科目我不想报了!”看到这位已经专科毕业离校的小刘同学发来的信息,杨老师非常着急。
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小刘同学,在自考本科的过程中,因为有课程总是考不过,加之上班太忙,没什么时间看书,一度想放弃。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老师也知道这确实辛苦。但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必需坚持!”虽然小刘已经毕业,但来自母校杨老师的关心,总能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陪伴着她。在杨老师的鼓励下,离校两年后,小刘同学又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她很是感慨,在给杨老师寄毕业证办理材料时,一同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也是在杨老师的鼓励下,她考编成功,达成了职业规划。
杨老师的爱,是慈母心系游子的牵挂。
秉持匠心
身材娇小的杨英华,看似弱不禁风,但在工作中却是个精力旺盛,且精益求精的要强人。
除了负责组织部门的党建工作,杨老师还担任了自考学生的班主任,承担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杨老师很清楚这两门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丝毫不敢马虎。
为此,杨老师总是利用各种业余时间认真钻研课程。她不仅注重因材施教,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通过营造企业绩效体系模仿职场生态的独到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正是因为在教学上长期坚持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杨老师的学生评教分数反馈经常名列前茅。
环保学院的学子们在杨老师眼中如同一块块璞玉,她总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小心冀冀地细心打磨雕琢。
“想尽办法多教一点,想尽办法教好一点,尽量减少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留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杨老师如是说。
2023年,杨英华团队的参赛作品《绿水青山守护者 担当奉献职场人》,获得2023年“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其中的“绿水青山守护者”课程思政体系,引导学生树立了新时代环保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职业使命。
“身为团队一员,付出的努力有了成果,大家都很欣慰!”拿着获奖证书,杨老师高兴地说。
那个时候,她连续一周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白天完成日常工作,晚上和团队成员交流讨论、写脚本做课件、打磨作品。不管多累,她都是笑着迎接工作,用热情感染身边的人。
杨老师每次为学生办理毕业和学位申请,都是尽心尽力,宛如为孩子操心的家长。她总是鼓励学生积极求学,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杨老师带的自考本科生,在她的循序引导与长期鼓励下,不少还取得了硕士毕业证书,甚至有的还取得博士学位。
她说:“孩子们毕业走向社会上难免会有迷茫,如何规划今后职业的发展,需要有人给他们建议,关键时间推他们一把,让他们少走弯路。在校的时候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毕业后我们的联系也不会中断,他们随时需要,我随时都在,希望环保学院毕业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每个毕业的学子,都将是我们环保学院最优秀的‘作品’。”言语间,尽是杨英华老师“望子成龙”的期盼。
不忘初心
“今天播下的生态文明思想种子,将来一定会长成保护环境的参天大树!”从最初选择在环保学院工作,至今二十余年过去,杨英华的信念更加坚定。
带领学生到附近学校做生态文明宣讲,和学生一起到企业实地学习固体废物分类、危废收集处置、大气污染物控制等知识。课堂灌输理念,课外付诸行动,她总是乐此不疲。杨老师希望她的学生们不仅要掌握环境保护的“大知识”,还要学以致用能开展保护环境的“大行动”。
知行合一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杨英华表示,学生在校园中浸润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以知促行,在社会上投身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服务以行促知,现代教育中的知行合一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课堂上的杨老师。
“我们环保学院师生,不仅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家,更是环境保护的实干家。”杨英华老师自豪地表示。
让杨英华老师自豪的除了她的学生,还有那厚厚的一叠荣誉证书。
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她几乎年年榜上有名;指导学生获得创业大赛“金点子”;获得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获学校“十佳师德标兵”……
组织育人案例成功立项湖南省高校“十大”育人示范案例;主持及参与省部级、市厅级课题 10 余项,出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素质教育研究》等著作 4 部。
有人问杨老师,为什么要让自己身兼数职,不累吗?
杨老师的回答是,进行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也是多年以来班主任工作和党建“四联”工作的一种延伸。要为学生提升学历助力,首先要清楚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趋势,指导自己帮扶的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教学岗位能更深入的钻研理论,更精准的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育人的精细化水平。
在杨老师眼里,桃李满园,已是世间繁华。
“个人的成长都源于学校的培养,是环保学院的沃土滋养一代代环院人。”杨老师深情的表示,她也将秉承一代代环院人的坚守,继续践行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育人工作,努力打造能担当生态文明建设大任,具有“铁心精神、铁打本领、铁铸后劲”的“三铁”特质人才。
双向奔赴,就是最好的教育。
来源:红网
作者:彭乐怡 李剑锋
编辑:曾拥璇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