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评价改革在湖南㉓ | 长沙理工大学:教师职称评价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红网 作者:任志祥 吴瑞 编辑:韩阳 2023-03-22 14:46:37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任志祥 记者 吴瑞

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深入推进教师职称评价改革,为不同工作岗位和不同学科领域的老师建立分类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职称评价引领教师成长发展的“指挥棒”作用,以科学、规范的职称评价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师德第一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长沙理工大学将师德作为教师职称评价的首要条件,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及师德考评实施细则,制定了22条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落实了教师职称评价中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在明晰师德红线底线的同时,更重视榜样示范。近五年,学校评选表彰了“师德标兵”20人、“教学贡献奖”48人、优秀教师546人,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弘扬高尚师德,大力营造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浓厚氛围。

新闻图片1:周先贵老师授课场景.jpg

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周先贵,潜心教书育人,从教三十余年坚持手写板书,坚持每一本作业批改,坚持回答好每一个学生问题,学生评价说“这个冷面老师有个热心肠”,他的敬业精神和教学质量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在科研业绩不突出的情况下,2019年高票通过副教授评审。

同样的,学校在教师职称评价中将日常师德表现作为把好品德关的重要依据,仅2021年就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李平、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文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传盛3位“师德标兵”获评教授职称。

在职称评价制度引领下,教师担任班主任、指导学生创新实践、参与教研活动、承担科研项目、开展社会服务和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明显增强,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行动自觉得到明显巩固,教师潜心育人、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得到夯实。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800余项,学校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中位列第22位,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分类评价,促进每位教师成长

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思政理论课教师……长沙理工大学教师职称评价的类型不少,学校提出要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三种能力建设,鼓励教师突出一种能力带动其他能力提升。

新闻图片2:孙小琴教授受聘仪式.jpg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老师孙小琴说:“学校不用一把尺子评价老师,坚持按照岗位特点和成长路径分类分级设置职称评价标准,有效破解了‘一刀切’问题,我们能根据自己学科特点、自身专长,自主规划职业目标,奋斗的动力更强了。”2014年10月孙小琴老师博士毕业入校,她主动定位教学科研型教师,聚焦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降耗中应用的研究,入校8年时间就相变储能和建筑节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2016年12月晋升副教授职称,2020年8月获聘学校特聘教授,2021年12月晋升教授职称,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教师(专职辅导员)职称评价“三单”要求,更加侧重理论研究、文化传播和育人实践的业绩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教授职称占比达到24.6%、副教授职称占比达到41.0%,分别高出全校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我们鼓励教师多元发展、尽展其才,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了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设置了不同的通道,让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教师和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成果在差异化赛道上各放光彩。”人事处处长刘宏伟说。

通过职称评价改革,学校让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得到了快速成长,如从海外引进的智慧交通领域青年学者郝威、于华南和储能材料领域青年学者贾传坤、丁美等通过“绿色”通道直聘教学科研型教授,还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宋刘斌、“4年跑遍省内各县,坚持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危润初,都晋升了副教授。

近年来,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学校在“2012—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本科)”中列第55位,先后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培育出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坚持实绩导向,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为提升职称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准度,长沙理工大学坚持机制创新,在教学业绩评价方面,实施了以“随机录课评课”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质量评价,将参加教研活动、编写教材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纳入评价标准;在科研业绩评价方面,充分尊重学科领域差异,配套制定成果转化、优秀理论文章、网络文化成果和智库成果等成果认定制度,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各类成果形式纳入评价标准。

学校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积极探索校外同行专家代表作创新性评价和校内同行专家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突出成果质量导向,打破数量累积效应,引导教师深耕专业。

新闻图片3:付果老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场景.jpg

付果是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力学系教师,他连续8年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指导学生团队获得了2个全国冠军、9个全国一等奖、6个全省及中南地区赛冠军,并于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突出贡献奖”。学校在职称评价中坚持实绩导向,突出对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绩评价,顺利通过副教授评审。

同时,坚持准聘和长聘相结合,破解高级职称晋升职数不足的困境,学校出台特聘高级职称评聘制度,实施优秀青年人才5年期特聘高级职称评聘,有效稳定了优秀青年人才,特聘制度实施三年以来,已有86位优秀青年人才分别晋升特聘教授和特聘副教授,极大促进了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提供优质教育的先决条件。”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指出,“学校持续推进教师职称评价改革,激励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自主性开展研究活动、积极投入社会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改革,长沙理工大学教师职称评价机制更加完善、标准更加科学,各类型、各领域优秀人才竞相涌现,在引领教师成长发展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学校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至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增至43个,学校办学实力、教师队伍素质、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红网

作者:任志祥 吴瑞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747/66/124738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