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学科普站 | 林中之城——郴州

来源:红网 作者:龚淼 编辑:丁洵 2023-08-07 16:27:5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仰望星空,与日月星辰对话;遨游天际,和山川湖海晤谈;俯身大地,同草木虫鱼私语。“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传播自然资源文化”,7月26日起,红网联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设“博学科普站”专题,邀您一起,去探索无垠的宇宙,去拥抱未知的世界,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本期迎来的是“郴州自然说”系列科普的第一篇,让我们一起探寻郴州“青山的奥秘”。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龚淼 郴州报道

“郴”字很特别,仅用于郴州这一地名。郴字最早见于秦朝,为篆体,由“林”“邑”二字合成,意为“林中之城”,可见两千多年前秦设郴县时,这里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环境。随着地质古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这个“林”远比我们知道的秦朝更加久远。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历经了多次沧海桑田的巨变。植物世界的繁荣已经有四亿多年的时光,其中3亿到2.5亿年前主要生活在华夏大陆的大羽羊齿见证了植物进化的一段传奇。

这类明星植物的揭秘,与我们的郴州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870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an Richthofen)沿着湘粤古道来到郴州开展地质考察,在耒水河畔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他将采集到的植物化石带回德国,经古植物学家欣克(Schenk)研究,命名了包括烟叶大羽羊齿(Gigantoperis nicotianaefolia)在内的一批植物化石。这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古生物学的研究记录之一,因此郴州也成为了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起点之一。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里,一块块珍贵化石的发现成为了中国古生物研究的基础,助力中国的古生物学成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古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添砖加瓦,做出贡献。

图片

大羽羊齿最早发表时的图版。

让我们再回到大羽羊齿这类代表性化石上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羽羊齿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统称为大羽羊齿类植物,在分类学上归属于已灭绝的种子蕨类。包括至少22个属,较为常见的有华夏羊齿、准大羽羊齿、福建羊齿、单网羊齿、大羽羊齿等属。

图片

华夏羊齿。

图片

准大羽羊齿。

图片

福建羊齿。

图片

单网羊齿。

我们不需要了解各属植物的细节特征,只需要知道大羽羊齿可能是攀援木质藤本或灌木,叶子为大型羽状复叶或单叶,有时长达30厘米,宽达15厘米,这种大叶特征也是大羽羊齿命名的原因。其生活的气候环境为高温潮湿的热带气候。没错,在2.5亿年前联合古陆形成甚至更早,我们郴州所在的华南板块的纬度是在赤道附近。

420700_700x700.jpeg

晚石炭世(约3亿年前)华南板块的地理位置。

420700_700x700.jpeg

晚二叠世(约2.55亿年前)华南板块的地理位置。

此外,科学家们还建立了以大羽羊齿为主要代表的华夏植物群,除了大羽羊齿外,还有瓣轮叶类、齿叶类、东方型鳞木类等植物。

图片

鳞木。

图片

瓣轮叶。

图片

齿叶。

华夏植物群自晚石炭世形成,至晚二叠世早期达到鼎盛,晚二叠世晚期开始衰减。在二叠纪末的大灭绝事件中,大羽羊齿植物群也发生了“快速”绝灭事件。曾经广泛分布于古特提斯洋东岸地区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突然”被草本石松类植物所代表的“草地”生态系统完全替代。

图片

大羽羊齿植物群绝灭前后植被景观。

在之后的2亿多年里,地球生命世界几经更迭,爬行动物、哺乳动物轮番登场,植物世界也逐渐演化为以被子植物为主的现代植物面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沧海桑田,唯一不变的是,古老的森林直到现在仍在郴州繁茂生长,在山林之间,在耒水之畔,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渲染着生态文明的底色。

来源:红网

作者:龚淼

编辑:丁洵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742/99/129358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