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学子下乡忙,思政教育进学堂”,乡村给年轻人提供了广大的锻炼舞台。迎着青春的风,7月,由中南大学团委、中南大学茶花村公益社团组织的“凡栖谷留守儿童关爱” 公益夏令营,在株洲市攸县宁家坪镇双凡村取得圆满成功。还记得前往双凡村的路上,微风吹过我们的脸庞,带来丝丝清爽;也吹过乡村,带来浓浓的希望。
用心关怀,用爱感化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时,猝不及防。”还记得与孩子们的初次相见是在一个清晨,那天天刚亮,队员们还在睡梦中,只听门外轰隆作响,清静的门楼喧嚣了起来,我们一跃而起,原来是孩子们来了!原定8:30的到园时间,7点不到孩子们就已陆续到园,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大抵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独有的生活作息吧。
踏着朗朗的读书声,我们以崭新的姿态欢迎孩子们,开始了一天的教学。对于来自城市的我们而言,与孩子们的相处往往是需要放低姿态的。还记得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上,我正准备给孩子们讲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心里计划着如何高谈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怀,歌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壮志……结果在实战的课堂上,我被“打脸了”,原因竟是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鸦片。于是一堂原本爱国主义课变成了禁毒宣传课,我从最基本的认识鸦片及其危害讲起,慢慢过渡到鸦片对晚清的祸害,列强以此方式对中国的入侵。在引导下,孩子们恍然大悟,明白了林则徐在重重压力下依然保持刚正不阿的意志。孩子们需要的不是我们个人才华的展现与输出,而是需要我们俯下身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心比心的思考,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用言传与身教的方式传递给他们,打开他们的格局与视野。
在此基础上,支教团与村委书记共同研究讨论了目前乡村基层教育现状,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开设“演讲与口才”“性知识教育”“法律进校园”“时政热点”“科学实验小课堂”等课程,我们以多元文化和思维方式扩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无疑能塑造孩子们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融入乡村大课堂
教学的挑战仅仅只是开始,来到乡村支教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最大的困难是生活上的全程自理。自从踏入双凡村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意味着支教团队15名同学要通力合作打理好这个“家庭”。我们从烧水、砍柴、切菜、做饭开始学习,每一项活儿都是第一尝试,每一次体验新的劳动,都是对我们生活技能的又一次丰富,人格的又一次健全。
曾经作为儿女,在父母照顾下长大的我们如今需要担当起主人翁的角色!还记得第一次起灶生火炒菜的场景,一名支教队员主动承担“火神”的职责,将打火机伸进灶台,将柴火点燃。随着火星与木屑的摩擦,微弱的火焰从灶台内生起,我们拿着蒲扇轻轻扇动,呵护着弱小的火苗。点点火苗散发出微弱的光晕,照亮了整个厨房。随着火势逐渐旺盛,火苗从灶台股股窜出,爆发出强烈的生命力。在原始社会,火的生起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进步,在这里意味着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精神与灵魂的独立。
除了支教,农活也是我们的必修课。基地下方有一片“农场”,那是独属于我们的庄园。我们拿起锄头与砍刀,学着村支书的样子,弯下腰,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双脚亲吻大地的皮肤,用双手细允稻米的芬芳。在这一刻,我们解密中华文明千年生生不息的密码,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体悟他们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的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精神。
“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的一族,是具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我们带着使命下乡,将希望的种子播撒。我们时常走访村庄的每家每户,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宣讲党中央的相关政策。我们深入基层群众了解民情,调研经济发展状况,将所学所得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中南大学支教团的成员们穿着红色马甲穿梭在乡间田野,志愿红与乡村田野绿勾勒出我们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离别永远是人生的常态,举行完结营仪式,在道别之时,如初见一样,孩子们面孔上写满了慌张的表情。前几天还调皮的孩子们,一个个紧张地牵着班主任的手久久不肯离去;曾经严肃的老师们不再板着脸,俯身亲吻那一个个可爱的小脑袋。在双凡村的点点滴滴或许不是文字和相机能真正记录的,她藏在每个孩子下课时齐声说的“谢谢老师”中,藏在每个支教队员站在讲台上浸润衣裳的汗水中,藏在和村民们下田摘菜时的一枝一叶中。
这个暑假因为来到了双凡村而充满色彩,乡村教育的希望之花在双凡村绽放。在“三下乡”这个特有的舞台上,青年学子用行动丈量大好河山,用真情奉献乡村孩童,用青春体味劳动的光荣。“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我愿忙完农活后,轻轻摇晃蒲扇,仰望璀璨星空,与三两好友一同畅想祖国的繁荣与昌盛。
(作者:中南大学 何瀚轩 胡珏菡)
来源:红网
作者:何瀚轩 胡珏菡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