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学科普站 | 从橘子洲的形成看长沙的地球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俞天石 编辑:丁洵 2023-07-31 16:43:5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仰望星空,与日月星辰对话;遨游天际,和山川湖海晤谈;俯身大地,同草木虫鱼私语。“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传播自然资源文化”,7月26日起,红网联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设“博学科普站”专题,邀您一起,去探索无垠的宇宙,去拥抱未知的世界,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本期迎来的是“长沙自然说”系列科普的第三篇,让我们一起了解为什么长沙会出现橘子洲这样一条狭长的江心洲。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俞天石 长沙报道

随着长沙成为网红城市,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这里的大小景点。橘子洲作为“山水洲城”长沙的独特景点之一,也自然成为游客关注的热点。游览壮丽景观之余,不少游客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样一条狭长的江心洲呢?这是否与由南往北流的湘江有关?又是不是受到江岸的岳麓山影响?

图片

橘子洲发育在湘江里,因此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湘江是怎样流过的。

湘江和所有的河流一样,都有自己的上游和下游。在上游,地势落差较大,水流被地球引力赋予了强大的重力势能,携带着大小砾石和泥沙奔涌而下。河床受到向下侵蚀的程度也较大,常形成平直的“V”字形河谷。

而到了下游,随着地势落差减小,重力的影响也随之减弱,河流向下侵蚀的作用逐渐减少,开始以水平方向的侧向侵蚀为主,称为侧蚀作用。

在河流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转弯的地方,河床里的流水不会主动改变自己运动的方向,而是由于惯性冲向河床对岸,在遇到对岸的岩石或泥土时,会形成局部高压,水流进而转向下方,从而形成纵向的局部环流,从而使河水以螺旋式的方式向前流去。

图片

对岸的岩石在流水以及其携带的泥沙砾石的冲刷下,发生破裂瓦解,并被纵向的环流带到了河床的另一侧慢慢堆积起来,从而就形成了我们在岸边常看到的河漫滩。与此同时,随着河床里岩石的分崩瓦解,河面以上的陆地失去了下部的支撑,从而发生垮塌,河流进一步占领对岸,河流的形态也变得更加弯曲。

图片

当河流转过弯,进入回到相对平直的河道时,打着螺旋前进的河水会在两侧惯性和速度差异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两股对称的螺旋(下图B所示)。

图片

这时河床两侧的岸边都在遭受着河水的侵蚀,被破坏的岩石和泥沙在纵向的环流作用下逐渐堆积到河床底部中央。经过漫长的岁月,堆积出的泥沙露出河面,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江心洲。

让我们回到橘子洲,在它往南几十公里的地方,湘江拐了一个大弯。

图片

之后在流经长沙时,是一条相对平直的河床,从而形成了橘子洲。

图片

所以它的形成和旁边的岳麓山没有太大关系,而是湘江的江水孕育了它。那岳麓山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从地质图上看,岳麓山的地质年代符号是“D”,代表这里的岩石是四亿年前泥盆纪时形成的。岳麓山的岩性主要是砂岩,主要由细小的石英砂粒组成,意味着它主要形成于浅海环境。

所以,在四亿年前的泥盆纪,长沙还是一片浅海。直到两亿年前的三叠纪末,随着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拼合,地壳发生抬升使这里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在一亿年前恐龙盛行的白垩纪,长沙的东部发生凹陷,有一个比洞庭湖还大的湖泊一直延伸至岳阳平江一带,形成了今天组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与此同时,在地壳的挤压作用下,地壳深部的岩浆侵入上部的岩层,之后随着风化剥蚀露出地表,这才有了今天的大围山等周边一些花岗岩为主的高山。

湘江和橘子洲呢?现在我们看到的地貌,大约都是一两百万年到几十万年前形成的,湘江大约才形成几十万年。

地球把自己的故事留在了山水之间,长沙的自然故事也在这里的山、水、洲里。而橘子洲在长沙的自然史里,可以算是“最年轻”的打卡地了!

来源:红网

作者:俞天石

编辑:丁洵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741/62/1290574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