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入列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方案明确了这些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周振飞 邓琼 编辑:韩阳 2022-12-28 19:31:5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8日讯(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周振飞 邓琼)近日,教育部发布消息,决定在12个市设立第二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湖南长沙成功入列。

今日,长沙市教育局发布了《长沙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方案》,明确了6大主要任务:到2025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智慧教育生态体系更加和谐,校长教师发展体系更加健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更加完备,打造与国家新一线城市相匹配的理念先进、公平优质、体系完备、特色鲜明、保障有力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长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强省会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健全“五育并举”的智慧育人体系

方案明确,要健全“五育并举”的智慧育人体系。推进智慧德育。统筹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深入推进“课程+文化+活动+实践”四位一体的行动德育。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开发思政精品微课1000节左右。建设心理健康筛查系统,为每名师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心理健康大数据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全市规模以上学校100%创建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内按要求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5%的中小学校创建为市级及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建设家、校、社共育系统,办好在线家长学校,开发一批家庭教育精品微课。

推进智慧课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模式,推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普及智能终端,人机协同开展以学定教、全流程互动教学,支撑教师开展基于学情的精准化教学、个性化作业推送,指导学生规划最佳学习路径,开展自主学习,促进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推进智慧体育。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获得2~3项体育技能。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确保中小学生合格率达到95%、优秀率18%以上。

推进智慧美育。推进“普及+特长”的艺术教育,开展“艺术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获得1~2项艺术爱好。充分挖掘地方美育素材开展特色美育,联合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开设美育线上课程,构建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协同的美育体系,支撑学生个性化美育需求。培育一批校园舞蹈、美术、音乐等艺术特色校。

推进智慧劳动与社会实践。依托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综合实践教育国家教学成果推广示范区建设,加强劳动教育序列化基础课程和主题化综合课程研发,开展多样化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云网+场馆”智慧劳动与社会实践模式,新建60个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培育一批示范性劳动教育实验校。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构建“校园+边角”“学校+家庭”“区域+基地”等具有长沙特色的劳动与社会实践模式。

完善公平优质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方案明确,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建设公办幼儿园150所;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办好2所及以上公办幼儿园;推进新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幼儿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举办公办幼儿园,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60%以上。健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评估认定与奖补制度,构建学前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科学提升保教质量。推动区县(市)全面创建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公用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管理标准“五统一”。调整学校规划建设千人指标,编制新一轮中小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25所以上,加强重点片区学校建设,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完善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推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加强普通高中规划建设,“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15所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支持县域高中特色发展,整体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建设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打造一批有引领辐射作用的示范校,培育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实施成果。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着力破解高中办学同质化问题,创建一批特色普通高中。

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研制并实施特殊教育第三期提升计划,把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纳入全市新建学校总体规划,力争每个区县(市)建有1所特殊教育学校或普特融合学校,实现市、县、校各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并确保每安置5名以上残疾儿童的普通学校建有1间资源教室、配备1名资源教师。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延伸。

推进民办教育健康特色发展。中小学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体,全面规范“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占比控制在5%以内。实施民办学校校长领航工程,促进民办教育内涵发展,培育一批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声誉良好的民办学校。

构建融合创新的智慧教育生态体系

实施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全面升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5G+云网融合及IPV6的应用,实现学校千兆接入率、班级百兆接入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以及交互式多媒体教室覆盖率均达100%,逐步普及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拓展智慧校园应用,推进智慧校园覆盖率100%,培育100所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领先的未来学校。支持500所学校开展数字化教室改造,推进伴随式、无感知、守伦理、保安全的校园数据采集,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建设教育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加强网络流量常态化监测,完善新技术、新应用进校园审核备案制度,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

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计划。完善长沙智慧教育决策指挥中心,融通学位预警、体质健康、作业管理、课后服务、队伍建设、教育评价、督导评估、政务服务、校园安全等应用系统,协同数据资源部门对接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构建长沙教育大数据,支撑教育科学决策。建设长沙智慧学堂,依托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构建虚拟学校、虚拟班级,引进国家、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以及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学科教研员、名优教师研发本地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校本资源库建设,更好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学校数字图书馆覆盖率达60%,支撑智慧阅读。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开展智能学习资源推送、自适应学习辅导等应用,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深化智慧教育新场景应用,推进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管评测”全流程,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数字化。

实施规模化因材施教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融合解放师生教育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依托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开展跨学科教学融合;探索虚拟现实、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教学应用,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化作业库研发和智能作业管理系统应用,加强作业设计、布置、批改的精准控制和科学指导,及时反馈个性化学情报告,智能推送个人错题集、微课、在线辅导,逐步实现差异化的“教”、个性化的“学”、精准化的“评”。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研发一站式课后服务系统,优化学校课后服务管理,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用好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系统,实时监管校外培训机构课程开设、教师执教、选课付费、资金管理等;畅通举报渠道,依法依规打击各类隐形变异的校外违规培训行为。

完善引领发展的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共性+个性”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依托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智能模型,实现写实记录、整理遴选、自评互评、抽样插标、公示审核等全流程信息化处理。借助智能助手形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数字画像”,建立小学、初中、高中K12综合素质评价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完善考试招生入学制度。小学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实行公示学区、划片招生、登记入学。初中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原则,通过单校划片(含对口升学、配套入学)、多校划片方式入学;多校划片的方式为“相对就近、免试入学、指标到校、电脑派位”;全面取消义务教育学校特长招生,实行公办与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超员摇号录取。高中阶段实行“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录取,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计划,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深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按照“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原则,挖掘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已有数据,完善立体多维测评模型,客观、精准、综合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突出关注“增加值”和“净效应”,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背景比努力,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破解“择校热”及“唯分数、唯升学”片面评价。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适时开展智慧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双减”等专题评价。加强评价报告的解读和应用,引导学校、家长和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观,回归教育本源。

同时,方案还明确要构建专业化的校长教师发展体系,建设科学民主高效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学校人事工作和经费使用的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内生动力。精简、规范各类“进校园”项目,让学校专心办学、教师静心育人。改进对学校的管理方式,加强事前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注重分类管理,实施精准定向赋权,构建差异化的监管方式。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周振飞 邓琼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656/62/121842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