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4日讯(通讯员 杨媛 记者 贺卫玲)如何为每位教师落实新课标赋能?11月23日,长沙市“开福教育大讲堂”第三期第十讲举行,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刚平带来的题为《新课标解读:如何理解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线上讲座。
吴刚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师教育等,参与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他表示,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基于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处理和呈现,反映了课程内容改革的新动向,必将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讲座中,他从原有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与问题、新课标从哪些方面进行课程内容结构化、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结构化特点、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组织形态特点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吴刚平表示,复合型的课程内容观,更利于从学科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突出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价值,打破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知识技能训练魔咒,克服高分、低能、价值观缺失等乱象。学生可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比如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前主要是以区域地理学的领域(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平铺设计安排课程内容,学科逻辑很强,但学生学习立场考虑不够。修订后则体现学生学习立场,建构出学科活动与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的地理学习内容体系:以认识宇宙环境、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这条核心线索为主干,将运用地理工具和参与地理实践这两条支撑线索贯穿其中,形成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以文化人、强化基础的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
“需要强调的是,本次课程内容修订没有弱化学科知识,而是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把学科核心知识融入学科或跨学科的主题、项目或任务等学习活动中,形成横向关联互动、纵向进阶衔接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吴刚平表示。
“仔细聆听了吴教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转变学科教学逻辑,以大观念、大概念、大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学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的类型特点,充分利用做中学、用中学的基本概念来转变教学方式,从而发展学生面向未知系统的能力。”开福区一位聆听了讲座的骨干教师表示。
此次培训讲座有助于全区中小学各科教师厘清方法和策略,提取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南,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素养发展。今后,开福区教育局还将继续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内容,全方位为教师发展赋能,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施教能力。
来源:红网
作者:杨媛 贺卫玲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