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女子学院:基于“三化”引领的教育评价改革

来源:红网 作者:袁学军 编辑:韩阳 2022-11-29 13:56:4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助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湖南女子学院以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抓手,以党代会确定的“一核两基,五聚五建”为发展思路,聚焦明确导向、突出重点、保障激励三个维度,从“三化”引领的视角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

教师评价多元化,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校树立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师评价标准,综合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一是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建立师德考评、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等制度,设立师德师风问题举报平台,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二是淡化人才帽子,健全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学校明确以职责任务和履职成效评价教师,做到教学和科研、教书和育人并重。2021年下半年,该校修订出台了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业绩核算办法,其中将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编写教材、教学竞赛、指导学生参赛、成果转化等10余项指标纳入考评体系,破除唯“论文”、唯“帽子”的单一评价方式。三是注重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该校将2022年设为“教学质量建设年”,建立健全教学工作量管理、教学奖励办法等教学激励制度,提高教育教学实绩在教师评价中的比重;实施教育教学走访巡查校领导值班制,每周都有一名校领导带队深入教学一线走访巡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学中心地位更加巩固。

高层次人才引育柔性化,激发人才特色发展活力。学校围绕应用型办学特别是学科专业特色发展需求,深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改革,打造引领学科专业内涵发展、具有女院特色的高层次人才梯队。

一是人才引进坚持教学科研等效评价。学校坚决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既注重人才的科学研究能力,也注重人才的教书育人能力。2022年,该校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对不同类型人才进行分类评价。例如,增设专业负责人等人才引进类别;明确名誉院长和名誉教授可聘请行业领域内享有较高职业声誉和影响力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二是人才培育贯彻“破五唯”导向。2021年下半年,该校以“师德为先、择优支持、动态管理、多元评价”为原则,实施校级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睿智人才”培养计划淡化人才帽子,设置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笃行人才”培养计划不设年龄、学历、职称等门槛,让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有机会涌现。在实施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设计针对性的培养任务,避免“一刀切”;在考核评价上,拓宽人才自主选择发展通道,将培养对象在不同领域的高质量成果产出纳入综合考量。

绩效分配定向化,畅通教师分类发展渠道。2021年以来,学校探索构建重贡献、差异化的收入分配体系,绩效工资实行定向化分配,推动“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转变、“过去导向”向“未来导向”转变,充分发挥绩效改革的激励导向作用。

一是定向划分,分层分类。该校推进以目标任务考核结果为依据的二级分配激励制度,教学单位下设学生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奖励性模块,非教学单位下设岗位和管理成果模块,同时另设一流学科团队绩效模块,通过分层分类,激发二级单位办学活力。二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奖励性绩效工资同工作绩效挂钩,根据各单位、个人所作业绩、贡献进行分配,同时兼顾公平,促进高水平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三是加强考核,注重实绩。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为目标设计考核指标,优绩优酬,低绩低酬。四是倾斜一线、稳定人才。绩效工资分配向扎根教学一线以及教育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向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向为学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倾斜。

通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该校教学科研成果有了质的提升。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实践,教学竞赛参与人数和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获奖人数大幅增加,打造了一大批女院“金课”“金师”。2021年以来,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赛一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奖、湖南省教学创新大赛等多个奖项,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比赛中也获得各类奖项的突破。2021年以来,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021年全年,各级各类立项项目近230项,其中纵向项目55项,并首次立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决策咨询专项项目,实现学校省社科重大项目的零突破。基于“三化”引领的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为该校走好特色发展之路、营造百花齐放之势打下了坚实根基。

(作者:湖南女子学院人事处 袁学军)

来源:红网

作者:袁学军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655/63/120984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