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规范是大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业行为准则,主要体现为坚守大学精神,培养优秀人才和优化大学管理等方面。大学创新教育是以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一提到大学规范与创新教育,人们难免会认为两者之间肯定存在着矛盾的关系,似乎大学规范会限制创新教育,尤其在制度化的教育下,过多的规范必然影响教育的自由和创新,规范越多,给教育留下的创新就会越少。其实,并非如此,规范并不必然限制和影响创新,关键在于规范本身以及如何运用规范。
一、大学规范内在地包含创新教育的特质
如前所述,大学规范主要体现为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人才培养和优化大学管理等方面。研究高深学问,崇尚学术自由等大学精神本身就含有创新的特质。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原本就是教育应有之义,尤其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创新能力无疑是衡量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大学的管理也是需要创新的,在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大学既要固守传统的大学精神,又不能不回应社会发展需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有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大学才会保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大学规范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实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务,要保证大学的正常运转,就必须有规范。正是大学规范为大学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顺利进行,创新教育也不例外。大学规范是大学创新教育的前提,无论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如果没有大学规范,创新教育必然既缺少理论的立脚点,又缺少实践的可操作性。因为大学创新教育只有落到实处,才具有实际的意义。无视大学规范,甚至把大学规范看作是创新教育障碍的做法,只能使大学创新教育停留在口头上,成为空中楼阁。
三、大学创新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规范的丰富与发展
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来实现,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产生创造性的成果。既能够大大提高大学创造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又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创造能力。大学创新教育也使创新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使创新成为大学的传统,使创新成为大学规范的重要内容,并通过不断地创新进一步丰富大学的规范。大学规范有利于大学创新教育的开展,反之,大学创新教育也会丰富大学规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由此可见,大学规范内在地包含创新教育的特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大学创新教育也更加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规范的丰富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作者系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教师 张莉丽)
来源:红网
作者:张莉丽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