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17日讯(湖南教育新闻网 通讯员 杨宏燕 张婉莹)“注意手、眼、身、法、步的协调,要有眼神交流,气沉丹田,注意发声,不可喊唱哦……”12月16日下午,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思源实验学校辰河高腔训练场所,非遗传承人正在教本期新生学习辰河高腔曲目《赶潘》。而《状元回窑》是该校2019年便进行训练的曲目,讲述的是秀才吕蒙正落魄时和妻子住在寒窑里,奋发上进苦读诗书中了状元后春风得意再回寒窑的故事。而这一曲目,代表湘西自治州参加2021年湖南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取得了小学组戏剧全省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此时,历经六年的非遗传承之路终于开花结果。
2015年1月12日,泸溪思源实验学校正式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其中,辰河高腔班学员从成立之初的20人,扩充到现在的几百人。先后排练了辰河高腔曲目《懒画眉》《赶潘》《状元回窑》等经典剧目,学校特意聘请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民权、石丽丹等人联合本校专业声乐教师杨宏燕共同为学生授课,每周4课时,分为唱腔班和打击乐班,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戏曲指导,学生在几年的熏陶中逐渐成熟。
2015年8月辰河高腔班演绎《懒画眉》参加浦市中元祈福节演出获得专家一致好评;2017年5月《百花齐放满思源》在全县教体系统“思屈原·话端阳”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荣获“表演奖”;2018年湘西州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赶潘》荣获中学组二等奖;2021年9月在湘西州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状元回窑》荣获小学组一等奖;2021年12月《状元回窑》获小学组戏剧全省二等奖的佳绩。
据了解,自办学以来,泸溪思源实验学校就致力于打民族文化教育特色,学校与泸溪县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大力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行政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全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开展。在民族文化进校园过程中,由泸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牵头,结合学校与非遗项目特色,分别制定培育计划,将非遗传承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计划,编写非遗乡土读物系列丛书,并从2015年春学期起,开始实施“走班式”教学新模式:在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七年级的教学计划中增设的“寻找自信的我”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相关专家学者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展览、展演等交流活动,为非遗文化传承架起了发展的桥梁。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红网
作者:杨宏燕 张婉莹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