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记者 赖斯捷 吴秀娟 赵经天 徐鹏 报道
上课地点,在电视台录播室,而不是学校教室;
每一次备课后,形成的是电视节目制作文案,而不是教案;
每一堂课,听课的学生数,不是40、50人,而是百万、千万量级;
每堂课都有一个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宏大主题,还请来了袁隆平、钟南山、杨长风、杨孟飞等一系列享誉全球的授课嘉宾;
每堂课的形态,不是教师板书、学生做笔记,而是声光电等新媒体新技术共同打造的“3D大片”;
“长知识啦”“这是电影吧”“画面好看”“老师好美,发音要是更标准就更美了”……源源不断的弹幕,成为教师接收评课意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艺术的重要渠道;
……
郭晓芳,这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总制片人,以迥异于中国传统教师的形象,以创新者、重塑者、传道者的优美姿态,在新时代“云端”思政领域,践行着自己儿时的理想:成为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
一针一线,缝制心中理想的“红裙”
互联网时代,网络思政并非新鲜事,网络课堂也早已有之。
但网络思政课不是“网络课堂+思政元素”的简单叠加。授课教师必须爱学生,懂教育,会上课;要具备声音美、发音准、仪态佳等出镜必要条件;须了解互联网,了解电视媒体;多才多艺,还要有亲和力……
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酝酿制作一堂网络思政大课,覆盖全省千万名中小学生。
谁可为师?
经过遴选,郭晓芳,成为最终的授课教师。
为什么是她?
几十年前,隆回县的一个小村庄里,郭晓芳出生。她的父母都是乡村教师。成长过程中,乡村学校一直是她的乐园——
陈旧的校舍,多是郭晓芳父亲用自家的木材、砖头重新修缮的;和小伙伴们往返学校必经的田埂上,总有郭晓芳母亲手电筒的光芒,照着脚下的土路;二年级教室里,新添置的一台与郭晓芳一般高的风琴,充当着课余时光里的“艺术启蒙师”……
喜欢在课本上画美人的郭晓芳,生活中第一次看到她心中的“美人”,是在小学四年级。那一年,郭晓芳转到县里的东方红小学。某次课上,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的杨红莲老师身着一袭红裙走上讲台,阳光斜斜地照过来,柔柔地洒落在她头顶。那一刻,郭晓芳被眼前这位“美人”深深打动,她的理想有了雏形:老师这么美,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学生心中最美的教师。
初中毕业时,郭晓芳考了全县第一,她将杨老师的母校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填在了第一志愿栏里。如愿被录取后,她成为一名准教师。爱画画的郭晓芳,开始学着在自己的画作后题款留印。画很好,越发衬出字的不足,这让对美有执着追求的郭晓芳不能忍受,于是她开始苦练毛笔字。书法课是主阵地,每天花几小时摹帖练字是常态,郭晓芳如此坚持,一眨眼,便是10多年。
“现在翻看以前的工笔画作品,只要觉得题款不好看,我就会用沾上水的棉签一笔一画慢慢清洗,之后重新题款。”郭晓芳说,书法讲究功底,一笔一画都要一丝不苟,否则笔会飘、形不美。当年的自己,功底不深,写出来的字进步空间很大;现在有了过硬的功底,即便已是旧作,郭晓芳也不放弃让它们变美的机会。
除了字,还有话。
隆回地处湘中,浓重的方言腔,是许多隆回人一辈子也改不了的家乡情。
2007年,从教第9个年头,郭晓芳获评长沙市芙蓉区骨干教师。
将思政课搬到“云端”
更多的荣誉,意味着更重的责任。这也给了郭晓芳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课堂表达是否流畅,吐词是否清晰?针对南方人普通话发音欠标准的情况,郭晓芳决定开启“自我修炼”。
自那以后,每天清晨6点半到7点,成了郭晓芳雷打不动的普通话练习时间。一本普通话等级测试用书,是她摆放在案头的常用书,每天朗读30分钟,把容易读错的字词用红笔标注出来,第二天再从前一天的读错处出发,温故知新。这本书陪伴了她14年,书页早已泛黄,她的普通话水平也早已今非昔比。
2015年11月,郭晓芳所在的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以下简称育英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基础教育网络联校授课校,对口帮扶宁乡的山林小学、苏家小学、白沙小学3所偏远农村学校。
然而,一开始却“遇了冷”——学校里几乎没有老师报名参加授课。
负责网络联校授课的教师,每周要多上两节课,且因上课需全程录像,相当于这两节课都是公开课。一无教研员指导,二无团队磨课,整堂课的规划、设计,从情境导入到教学展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本人提前准备,上课时还得全情投入,在镜头前流利顺畅地展示,不能有丝毫差错。因此,主动报名者寥寥。
这时,郭晓芳主动报名。2016年春季学期,育英学校网络联校如期开班,郭晓芳将课堂搬到“云端”,成为当时为数不多“吃螃蟹的人”。
第一节课,透过屏幕,看到三四十张农村孩子纯真无邪的脸,以及一双双紧紧跟随自己的清澈眼眸,郭晓芳落泪了。
那时的她,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
在城市从教日久的郭晓芳,联想到城乡教育差距,又一个愿望在心底扎了根——让城乡孩子身处同一课堂,享受同样的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教育均衡,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
此次“触网”后,郭晓芳愈加坚定了将网络教学进行到底的决心,随后也有了更多将课堂搬到“云端”的尝试。
2019年,她走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教育电视台承制的“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总班主任、总制片人。自此,她开始全心全情投入到“互联网+思政”领域。
这是一项从未有过的挑战!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促进全省近千万名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大责任。
这样一堂课,如果不能走入学生心中,在线听课人数再多,也只是数字的叠加,而非育人实效的增强。
走心,按古话说,就是要“亲其师,信其道”。理是这个理,但怎样让学生“亲其师”,对教师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授课教师来说,更是一道超级难题——学生数众多,无法与他们面对面,更别提朝夕相处,镜头会放大很多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凡此种种,均不利于“云端”见面的师生建立“亲其师”的关系。
“这是我人生的一次全新开始,感受到更大的责任与压力。”郭晓芳的记忆中,杨老师的“红裙”始终在,因为这条“红裙”,郭晓芳选择考师范、当教师,更因为这条“红裙”,郭晓芳坚定而执着地追求“成为学生心中最美的老师”。
要让千万名学生“亲其师”,郭晓芳也需要为自己缝制一条“红裙”。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第一课,是《我和我的祖国》。郭晓芳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设计、内容的策划、教案的撰写中,并在心里推演着上课时的每一个细节。
让城乡孩子身处同一课堂,享受同样的教育
网课录制当天,现场有来自育英学校的学生,网络那头,是来自韶山学校、花垣县十八洞小学、麻阳第一芙蓉学校等3所乡村学校的学生。
倾情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一经播出,就拨动了近700万名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学习的心弦。由此,“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红遍三湘四水,而郭晓芳也因此成了湖湘教育界家喻户晓的“偶像”教师。
一笔一画,讲述汉字的古老传说
“郭老师与‘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共铸辉煌。”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这样评价道。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生活原本的节奏。农历正月初三,郭晓芳接到湖南省教育厅的通知——全省中小学校延期开学,“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要承担起在线育人主阵地的重任,并明确开课频率从每月1堂调整为每周1堂。
这意味着,2天出文案,1天完成录制,2天剪辑成片,最后2天送审播出。此外,郭晓芳还需录制数堂小课,任务尤为艰巨。
第一时间,郭晓芳便紧张地投入到主题策划制作中:正月初三,搜集资料、设计教案、撰稿成文,“几乎忙了个通宵”;正月初四,拿出文案,呈送领导审定并获认可,“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正月初五,一大早,赶去湖南教育电视台录课,“忙并快乐着”;录课结束,又全情投入后期制作,“视频剪辑完,差不多到了凌晨三点”。
这样的工作状态,郭晓芳连轴转了3个多月,直到5月下旬全省各地陆续开学,中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郭老师看起来柔弱,但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像台机器,没日没夜地转。”湖南教育电视台台长贺战兵说。
而郭晓芳,不仅没日没夜地转,还常常没日没夜地“找茬”。每一堂大课播出后,她都会第一时间回看视频:先看画面,讲课时,自己嘴型正不正,眼睛有没有眨得太频繁,手势会不会太多;再听声音,发音准不准确,情绪有没有到位;再看弹幕和受众留言,及时了解听课者对这堂课的评价,有哪些批评或者建设性意见……
“你站在台上,行为必须优美,话语必须动听,让听课的学生感觉如沐春风,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采访中,郭晓芳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特殊的教学方式,让郭晓芳没有办法像其他教师那样,通过点滴相处积累师生情谊。学生是通过电视屏幕,和她认识,与她相处;她,就必须适应镜头,让学生喜欢她、亲近她,最终信她说的“道”,来解除自己心中的“惑”。
于是,“因为镜头感的需要”,郭晓芳每天都抽出时间锻炼身体,有时候忙起来,电梯间就是瑜伽室,刷牙时也可以压压腿;每天进行发声练习,“呢”和“了”,“分”和“风”,一定要说清楚;每堂课的文案,必须字斟句酌,反复练习,提醒自己“镜头前,一个字都不能错”;每一次出镜,妆容一定要精致,着装一定要得体……
“每周‘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播出时,我们母女俩都会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常德市鼎城区江南小学家长彭三英坦言,很多时候,孩子忙于学业,被书山题海包围时,常常忘了分数之外更重要的东西。“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恰好给了孩子一个仰望星空的机会。“这堂特殊的网课里所谈论的话题,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航天探秘,常常是我们家庭分享会的重要议题。”
时光匆匆,眨眼间已近两年。截至2021年7月底,郭晓芳已录播32堂大课、500余堂小课,几乎每堂课都有千万名中小学生同步学习。目前,这堂课已辐射全国,学习总人次超过8亿,并获评教育部全国线上教学优秀案例。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郭晓芳,已成为千千万万中小学生心中的“偶像”教师。
一点一滴,研制“食材+盐”新配方
“我是接班人”是一堂思政课,但又完全有别于传统思政课。这堂课,没有教材,没有课程体系,没有教辅材料,没有面对面谈心,既不同于道德与法治课,也与学科内加入思政元素不同,更与常态的主题班队课不同。
怎么上好这堂课?
习近平总书记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只是,如何站在省级层面,研制出这堂课独有的“食材+盐”新配方,难度系数远比想象中要大。
“当时的我,看似高起点,但一切都需从零开始。”虽然有20年教龄,也有过在网络联校执教的经历,但上思政课,尤其是给全省的中小学生上电视与网络思政课,对郭晓芳来说,还是第一次。
面对这一全新的课堂呈现形式,她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打破了学科门类的制约,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没有了教师的“在场”,这堂课就得在提升吸引力上做文章,真正抓住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
“他们喜欢怎样的偶像?我们又该为他们树立怎样的偶像?”郭晓芳寻思着,许多中小学生都是“追星一族”,但他们所追的大多是娱乐明星。“我是接班人”能否将行业翘楚、名家大咖请进课堂,让他们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这一想法冒出来后,一张授课嘉宾的图谱在她的脑海中慢慢浮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嫦娥五号探测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孟飞等名家大咖,相继走进“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学科教师”,为千万名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这一切,恰恰是传统思政课无法企及的“教学宝库”,却又是广大中小学生必不可少的“成长之盐”。
郭晓芳(右)将自己的小楷作品送给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
但这“盐”,不好放。如何与各行业、各领域的名家大咖同频对话,同时又能从中小学生的视角出发进行访谈,让每一位嘉宾的课堂既专业又好懂,这是摆在郭晓芳面前的一门“必修课”。
“每做一个选题,都是一次深度学习。”与智者对话,与梦想同行,她一头扎进资料库中,苦练“基本功”。
做劳动教育选题,她就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劳动的阐述,寻根溯源;再找来教育部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研究劳动教育之于中小学生的意义。做航天系列选题,她就潜心研读《孙家栋传》《钱学森传》等科学家的人物传记,感受其背后的家国情怀;她还从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等微信公众号里“恶补”航空航天知识。
为了将“高大上”的题材深入浅出地讲给中小学生听,她从学生的视角重新解构素材,“就像把精细的面粉重新加工制成孩子们爱吃的果蔬馒头,进而内化为他们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
郭晓芳有个习惯,每采访一位嘉宾前,都会在网上搜集嘉宾以往的访谈视频,仔细研究他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健谈还是少语,语速是快还是慢……嫦娥五号探测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孟飞是一个例外——网络上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访谈视频。
怎么办?直接奔赴北京采访杨孟飞本人,似乎也能完成任务,但郭晓芳不愿“凑合”。
2020年12月4日,就在嫦娥五号携带月壤从月面起飞的第二天,郭晓芳和她的团队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杨孟飞老家的地址,顶着寒风,直奔过去。虽然行程很紧,郭晓芳还是在出发前特意为杨孟飞的母亲精心挑选了围巾和帽子。到了湘阴老家,杨家人给郭晓芳说了不少杨孟飞的童年趣事:自小就是大家眼中的“神童”,受父亲是大队会计的影响喜欢打算盘,学习从不用家里人过问也能名列前茅……聊着聊着,鲜活的杨孟飞,就这么在郭晓芳面前呈现出来。
在北京采访杨孟飞的当天,郭晓芳为他带去了这份“特别的礼物”——用镜头记录下的湘阴之行。航天报国、久未归家的杨孟飞,看到记忆中母亲那双布满皱纹的手,看到母亲因儿子报效祖国而倍感骄傲的笑容,眼眶湿润了。
走进“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是杨孟飞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镜头里,他想为家乡的孩子做点什么。郭晓芳心怀感恩,也想为这位航天报国的科学家做点什么,她送上的这份意外之喜,有乡音、有乡情,有来自家乡的温暖与感动。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郭晓芳总是用自己的温情与善意,回报这些给予“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关怀与支持的人。
当然,上好“我是接班人”这堂课,有赖于重磅嘉宾的鼎力支持,也与课堂内容的设计息息相关。
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老师所面对的大多是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学生,并且有着明确的学科界限和成熟的教材体系。现如今,“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不再局限于某个班级、某所学校、某个地区,授课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某一门学科,更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参考。如何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起来?精巧的课堂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大思政,活教材,要善用千万人民所谱写的时代篇章。”郭晓芳选择突破学科界限,打造“主题化”金课。也就是说,每堂课围绕一个主题,融合思政、德育、心理、安全、生命、法治、劳动、科技、文化、书法、实践等内容,设计多层次、多场景、多角度的全新课程,为学生献上一道精神大餐。
“时”与“事”成为确定课堂主题的两条线索。所谓“时”,即重要的时间节点;所谓“事”,即正在发生的家国大事。每一个主题都是“思政+育人”的载体,每一个主题都是一扇洞察人生与社会的窗口。
就拿《强国有我》一课来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强国有我》一课里,郭晓芳通过毛泽东的求学之路,告诉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融合起来,做有志气的青年;以“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从骨子里生发出的刚强不屈的中国精神,告诉学生什么是有骨气的中国人;通过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路阔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我国高性能微惯性器件空白的经历,告诉学生怎样成为有底气的中国人……
“我想带给学生的课堂,绝不局限于某一门特定的学科,而是将家事、国事、天下事融于其中。”郭晓芳说,“主题化”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审视社会的多元视角,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熏陶自在其中。
一堂网络思政金课,就这样成为湖南省千万名中小学生荧幕前共同的守候。
2020年,因在网络思政育人领域的突出贡献,郭晓芳获评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
面对这一“火”起来的网络思政金课,郭晓芳没有骄傲,更没有懈怠,而是继续只争朝夕、砥砺前行。她且行且思考——演播厅里到底要不要有学生在场,成为第一问。
“当教师将课堂互动聚焦于现场,屏幕那头千千万万个孩子怎么办?”回看《我和我的祖国》一课时,这个问题突然间冒了出来。“每周只有一堂课,一堂课只有40分钟。若将大量时间用于与现场学生的拉锯式提问,势必影响课堂容量、弱化传播效果,于网络那端的孩子无益。”郭晓芳格外珍惜与全省千万名中小学生每周一次的相聚,她斟酌再三,改变了演播厅现场有学生的做法,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屏幕那端的学生,让思政教育经由网络抵达三湘四水。
“教育和电视一样,都是遗憾的艺术。所以,我们才要尽力追求完美。”在郭晓芳的理解中,借助网络这一载体所呈现的课堂,更加容不得丝毫闪失。某种意义上说,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正如她所钟爱的书法一样,以前,她追求的是,每一件作品总要比上一件进步一点点;现在,她追求的是,每一堂课的呈现都要比上一堂进步一点点。
亦诗亦画,重塑“互联网+教育”课堂新形态
“互联网+教育”似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一间录播教室,一名授课教师,一群在现场或在远方的孩子,这般网课,早已有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网课,更不等于课堂教学实录,它是对‘互联网+教育’课堂形态的一种重构。”谈及这堂特殊的网课,郭晓芳连用了两个“不等于”。
何谓重构?又该如何重构?
在一次“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研讨会上,分管信息化工作的湖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应若平曾就传统网络课堂的教学形态有过探讨——教学不生动、学生不主动、师生无互动,这“三座大山”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听闻此言,郭晓芳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被点燃”的敞亮。要想突破传统网络课堂的弊端,不正是要征服这“三座大山”么?
第一座“大山”:教学不生动。
怎样让“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真正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想看、爱看、必看的金课?一个人照本宣科?不行,那必然无人问津。一台录像机一录到底?不行,与传统意义上的网课无异……一连串否定过后,影视化手法的运用逐渐走进郭晓芳和她的工作团队的视野。
当课堂如综艺节目一样引人入胜,大屏、小屏前的广大中小学生自然津津乐道!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三湘四水的每个角落,照亮千家万户的每个孩子
然而,仅凭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手段,显然无法达成目标。作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教育专业媒体,湖南教育电视台恰恰具备这样的专业实力。双方一拍即合,“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打破教育与媒体的界限,实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提质升级”。
“与郭老师一起打造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网络思政金课,是教育台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重要抓手,我们必定全力以赴。”湖南教育电视台副台长蓝斌说。
有了声光电等新媒体新技术的支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学生翘首以待的“3D大片”。
受邀而来的名家大咖走进这个特殊的网络思政课堂,与郭晓芳对话、畅谈、交流,思想火花的碰撞被电视镜头一一记录下来,为广大中小学生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看未来的窗。
一段时间后,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小学生代表也受到郭晓芳的邀请,走进了“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录课现场。
以红色主题系列大课为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究竟该“怎么讲”“怎么传”?网络思政育人不能停留在“我说你听”的知识灌输层面,而要让广大中小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于是,演播厅里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你讲一段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故事,我唱一曲千古流传的老歌,他演一场激动人心的红色电影片段……孩子们的说唱与表演,通过电视媒体的剪辑制作“二次传播”,成为鲜活生动的课堂教学素材。
虽说影视化手法的运用让“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但郭晓芳清楚地知道,它的本质是课,是“互联网+教育”的课堂呈现。
“郭老师常和我说,碎片化时代,学生面临着千万种选择,后期制作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教学语言。”负责后期制作的倪静忘不了郭晓芳的“碎碎念”,“画面和文案同样重要,每一个镜头都应该是‘教育的镜头’,每一个镜头都要有教育的意义。”
《雷锋的“朋友圈”》开课之时,郭晓芳讲到,“如果雷锋活到现在,他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了,但他在我们的心中却永远是那个头戴雷锋帽、面带微笑的中国第一号‘暖男’……”这一刻,镜头中所呈现的,恰恰是一张张雷锋面带微笑、永远年轻的黑白照片。
这是留白的艺术,也是无声的教育。
“镜头被定格在这一刻,正如雷锋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青春的岁月之中。我想让学生从中领悟的,是生命的珍贵与遗憾。”郭晓芳说。
“剪辑素材时,我和郭老师常常是对着电脑屏幕,一看就是一整天。有时,为了找到心仪的镜头,一度到了忘我的境地。叫来的盒饭凉了又热,热了又凉,已记不清是第几次。”在倪静眼中,正是这份“较真”成就了“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精彩。
对于课堂纯粹性的维护,郭晓芳有着自己的坚持。
《在战“疫”中成长》播出时,有企业找来,表示想在课堂里插播广告,郭晓芳断然拒绝,因为“课堂就应该是它本来的样子”。
《我和我的祖国》录制前,一切准备就绪,现场导演说:“为保证录制效果,开机前要彩排。”郭晓芳坚决反对:“学生不是老师的演员,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必须是真实的、鲜活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凭着此前在公开课上“身经百战”的经历,郭晓芳说:“你放心,课堂效果我来保证。”
就这样,有了影视化元素的加入,有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有了对孩子们的大爱,“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爬坡过坎,翻过了第一座“大山”,生动的教学图景铺展开来。
攻克了教学不生动的难关,传统网络教学中学生不主动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启动之初,湖南省教育厅为了让全省广大中小学生知道、看到这一网络思政金课,逐级下发收看通知。
由于网络课堂的特殊性,屏幕那端的孩子散落在千万所学校、千万个家庭。在郭晓芳的理解中,这一声“号令”,就像是敲响了“上课铃”,告诉孩子们,要上课了!
当千万名中小学生经由屏幕走进课堂,当一道道美味的精神大餐呈现在他们面前,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潜移默化间,“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千千万万中小学生共同的守候。
剩下的第三座“大山”——师生无互动,如何跨越?
“网络延伸了课堂的边界,也重构了课堂的形态。”郭晓芳打了个比方,“这间演播厅,就是我的讲台;屏幕那头,就是一个个座位,一间间教室。”
然而,要想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仅凭屏幕上所呈现的一切,还远远不够。
“我无法清楚地了解班上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也无法通过日常交流与他们产生深度的情感链接,更无法在短短的40分钟里与每一个个体即时互动。”郭晓芳深知,想要完全跨越阻碍网络课堂发展的“三座大山”,目前难度不小,有赖更多的人、更长时间的探索,而“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探寻着重塑“互联网+教育”新形态的另一种可能。
郭晓芳本人也开始尝试着增加线下调研、赴校交流的频次,以补师生互动不足之短板。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所有看过‘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孩子,在他们未来的成长岁月里,能够永远记得这样一间特别的教室,记得这样一个课堂所给予他们的精神滋养。”郭晓芳说。
现如今,“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三湘四水的每个角落,照亮千家万户的每个孩子。它穿过林立的高楼,越过蜿蜒的山路,传递温暖,撒播希望,梦想正在照亮梦想。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红网
作者:赖斯捷 吴秀娟 赵经天 徐鹏
编辑:韩阳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