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与感恩情——记陈小川先生2019年新疆寻亲之旅

来源:邵阳文艺评论 编辑:韩阳 2021-02-09 13:29:04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初识小川乃因其父陈西川先生,其父为湖南高考美术教学教父,他的美术教学影响了整个湖湘地域,其培育的弟子遍布全国各大美术院校,我学画期间曾听学长学姐说,要学好素描得去邵阳找陈西川先生。

小川为人热情,温文尔雅,不骄不躁,秉承了其父一心为艺术教育事业奋斗的雄心壮志,亦继承了其父在艺术道路上披荆斩刺的勇气与决心。另开创了几十年如一日,在人物油画方面的专研。

小川出身书香门第,其爷爷陈子述老先生是蔡锷将军的启蒙老师,其伯父是人民艺术家、著名国画家陈白一先生。小川自幼跟随父亲陈西川习画,大学期间师从广州美术学院涂志伟先生,其人物油画神形兼备;笔触大开大合;色彩收放自如,其严谨的造型展示文革期间那一代人的人文渊源与历史沉淀。

图片

其油画有着严谨的绘画传承,央美的样式,广美的色彩,感恩的情怀,创新的物象,无不记述小川独钻此道的艺术品质。

本次网络作品,主要展示小川新疆感恩之旅的写生油画。以小川的“大美新疆•寻亲回家”为主题,述说三十年前,他在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为追寻艺术走进新疆,差点蒙难阿勒泰喀纳斯湖边,幸得当地蒙古图瓦族人芒果的救助,顺利脱险。在小川几十年里坚持不懈的寻访,终于寻得救命恩人芒果信息,2019年再返新疆寻亲。源于小川这份颗感恩的心,其寻亲途中的油画作品,述写着小川高贵的品格与感恩的艺术情怀。

谢勋雄(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2020年12月30日

画家简介

图片

陈小川 1967年12月生,湖南邵阳市人。自幼从师于父亲陈西川。1985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1986年油画作品《舞》在(美术)杂志发表,1989年油画作品《嫁女》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先后在广州、新疆、海南、广西等地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览并被私人收藏。1999年主编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陈西川素描),2015年组织策划粤湘油画家走进花瑶并在珠海美术馆、邵阳市美术馆举办“粤韵湘情-粤湘油画家邵阳写生作品展”大型画展并出版“粤韵湘情-粤湘油画家邵阳写生作品集”画册,2017年组织策划广州美院85级油画系在美院美术馆举办“心路”大型画展并出版“心路”画册,2018年组织、策划在李自健美术馆、邵阳市美术馆举办“西川与他的学生们”大型画展并主编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陈西川传略)(陈西川师生作品集)。

2019年《一束阳光》《小妹》作品被李自健美术馆永久性收藏。5月组织策划“湘粤有情 相约黄江”邵阳市、黄江画家夏季油画写生活动,油画(乡里乡情)入选十三届全国美展湖南展区优秀作品展,7月自驾西北举行“大美新疆 感恩之旅”大型活动,历程三个多月。2020年10月15日,新疆电视台为画家陈小川感恩之旅专题片《回家》在新疆播出,同月在湖南国际频道《世界看湖南》栏目、芒果TV播出。11月策划组织省内30位画家在绥宁写生采风活动。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邵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邵阳市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邵阳市西川美术学校校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握转经筒的藏女》布面油画600x800mm 2021年

图片

《握转经筒的藏女》布面油画-局部

图片

《塔吉克族婚礼》布面油画1200x1400mm2020年(未完成)

图片

《救命恩人--芒果》布面油画800x1100mm2019年

图片

《哈萨克奶奶》布面油画600x8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新娘-米拉》布面油画600x8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老人之一》布面油画200x3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老人之二》布面油画200x300mm2019年

图片

《哈萨克妇女》布面油画600x800mm2019年

图片

《哈萨克妇女》布面油画200x300mm2019年

图片

《哈萨克男子》布面油画600x800mm2019年

图片

《回族姑娘-于娜》布面油画600x8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姑娘》布面油画600x8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男人》布面油画200x3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小姑娘》布面油画200x3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小姑娘》面油画600x8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小男孩》布面油画200x30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新娘-米拉》布面油画500x600mm2019年

图片

《哈萨克老婆婆》布面油画500x600mm2021年

图片

《哈萨克大爷》布面油画500x600mm2021年

图片

《铁列克提风景》布面油画500x600mm2019年

图片

《白哈巴风景之一》布面油画200x300mm2019年

图片

《白哈巴风景之二》布面油画500x600mm2019年

图片

《藏女》布面油画600x800mm2018年

图片

《囍》布面油画1160x890mm2014年

图片

《粑粑妹》布面油画1150x1500mm2012年

图片

《赤壁殇》布面油画600x900mm2012年

图片

《哥仨》布面油画890x1160mm2014年

图片

《小妹》布面油画300x400mm2009年(李自健美术馆收藏)

图片

《一束阳光》布面油画800x1000mm2016年(李自健美术馆收藏)

图片

《风儿带我去远方》布面油画1150x15002014年

图片

《苗族姑娘》布面油画600x8002020年

图片

《花瑶婆婆》布面油画600x8002020年

陈小川素描作品

图片

《哈萨克大妈》素描250x360mm2019年

图片

《哈萨克大妈》素描250x360mm2019年

图片

《哈萨克大妈》素描500x380mm2019年

图片

《击鼓的男子》素描250x360mm2019年

图片

《塔吉克奶奶》素描250x360mm2019年

图片

《阳光》素描 250x360mm 2019年

图片

《塔吉克小姑娘》素描 250x360mm 2019年

名家评论

陈小川的画

陈小川,邵阳籍画家,擅长油画人物,对于大场面的把握,有极强的能力。其父是大名鼎鼎的陈西川,也是我早年的老师,性情爽朗,幽默,画艺精湛,培养出众多有名的学生。小川的家训极严,从父影响,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风中成长。小川的油画从油画系科班出身,80年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练就扎实的绘画基底。从他的油画中可以看出既有苏派光影与形体的坚实描绘手法,又有湖南人特有的绘画气质。写实的画风表层显现沉稳的色调和空间感,内涵中透露出辛辣的笔触,凝结为厚实的油画实体。从小川的写生油画《红瑶老太太》系列作品中都能感受到这一审美特质。

图片

2014年夏我从外省写生回邵阳,与小川有过一次写生经历。每天清晨六点起床,吃过早餐,一同骑车前往写生点,尽管酷暑难耐,仍然阻挡不了小川画画的热情,受他的影响在邵阳的画界又掀起了写生的热潮。不忘初心,从中又回到少年时期。小川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沿的商圈中摸爬滚打后,仍然回归于少年时代对绘画艺术追寻的梦想,现如今小川已是邵阳市油画界的掌门人。邵阳地处湘西南方位,气候潮湿冬天寒气逼人,当地人都在家里置一火盒烤火取暖,小川的油画色调温暖又润泽,正好表现这一特质,他多年来关心家乡人们的生活状况,一直寻求如何将湘南地域风味转换成油画语言,使之成为强有力的视觉图式,不再拘于固守的观看习惯,这一坚定的理念充分表现在小川的油画格局上。画之画的就是见识,不再仰视,而是直面大自然。有人说:“艺术家,就是选择家。”选择中看出一个人的见地,从小的范围说,如何选择工具材料,往大里说,就是选择题材观念。无论从深度广度上,在芸芸众里,在纷繁锦绣中选择自己追求的绘画方式,都能鉴出艺术家的良苦用心。我认为小川选择湘南民俗生活为题材创作自己的油画,是经历了在绘画语言上的磨砺与彷徨之后,正好适应自己的才情和意趣,更能创作出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油画佳作来。

王文明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原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2017年春 

用油彩诉说中国事——陈小川印象

擅长油画人物的陈小川先生说,他唯有画画时才舒服。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他这辈子最钟爱的事即画画。只有手握油画笔立在画板前,自己才充实,才会心无旁骛,通身舒畅。这种“舒服”,是对绘画事业的一种迷恋,一种难得的忠诚。二是,小川主张画家要心胸宽阔,要随意,要有一种“玩”的心态。究其实,这种“玩”与“随意”,是一种艺术创作状态,是对艺术家一种很高的很严肃的要求。国内有位著名的跳高运动员,曾一度陷入怪圈:平时训练时能达到一个很不错的高度。一到赛场,他那可恶的臀部,总是要划掉横杆,以失败而告终。这都是他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又一心想“突破”,不放松不随意惹的祸。于画家来说,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较好的综合文化素质,崇敬生活中的真善美,方能有创作激情,方能以一种平实的心态,放松地画自己想表现的东西。握着画笔,一心想着自己美妙的高标准的创作计划,只能使自己神情紧张,把自己变成傻子。唯在放松随意的状态下,艺术家也许能灵感一现,顿悟一闪,创作出有精神品质的好的作品来。

小川先生还喜欢讲一句话:“画家要接地气。我想用西画的语言讲中国的事”。这其实就是许多画家提出过的“借西济东”的主张。这讲讲容易,怎么做就不易了。首先,你要理解我们这个“东”的文化底蕴,对儒道释玄禅等主张有所了解,对我们的民族个性、民族风情有自己的认识。而且要深入到你想要表现的民族中去,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所谓“采风”,而是沉到基层,生活在欲表现的对象中,去体悟他们的喜怒哀乐、个性特色等那些有关心灵的东西。也许是性格使然,小川这一点做得较早做得较好。早在1989年,20来岁的小川就深入到新疆乌拉乌苏一个小村庄,在那里生活了一年。他在那里写生创作,也跟村民一起摘棉花、赶拉拉车、挖土豆……陈小川曾在广州等沿海城市搞艺术策划,商海的沉浮滚爬,让他对人生及人性有了自己的体悟。近些年,他常自驾去西藏,去西北高原体验那方土地上人们最原生态的生活:转山长拜的虔诚、天葬的神秘及对生命魂灵的哲思……这些体悟无形中让一个画家心智慢慢成熟起来。小川变得旷达沉静了。于是他创作了《风儿带我去远方》、《转山》、《背负》、《女人与灶台》等新疆内蒙题材的人物画佳作。

小川还不知多少次泡在湘西南的瑶山里。大山女人的衣着,从上到下绣着花。于是这支瑶民有了个美好的名字——花瑶。历史上,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岁月的风不但吹不灭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热情,反而使这种热情执拗倔犟地燃烧起来。如果说这种热情之光照亮了花瑶女人从头到脚的花饰,那么,花瑶的裙,就是被这种热情的光焰照亮的最明丽最灿烂的一块。用西画语言来表现湘西南花瑶的生活,小川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地尝试。他在瑶山做了大量的写生,创作了《穿》、《粑粑妹》、《哥仨》、《花瑶老太太》等作品。广州美院邵阳籍的画家王文明教授,对陈小川这批创作做了这样的评价:“我认为小川选择湘西南民俗生活为题材创作自己的油画,正好适应自己的才情和意趣。这是他经历了在绘画语言上磨砺与仿徨之后,创作出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油画佳作”。这话说得有见地。

图片

新疆喀纳斯的白桦树 260x380mm 1989年

图片

新疆喀纳斯的秋天 260x380mm1989年

小川因为采风,还引出的一个动人的故事。1989年9月20日,小川与朋友背着画夹,去寻找据说美若仙境的新疆喀拉斯湖。结果走了二十多个小时,还未见到仙湖的影子。天已黑,又下起冰雹,不远处还传来野兽的吼叫。他们饥肠辘辘,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终于走进了小村庄一个年轻的妇女家。家里还有一位年青的母亲和一个未断奶的女孩。那妇女不但给了他们奶酒和吃的,还让他们在自己家睡下。第二天,他们告别这家善良的牧民,想留点钱做酬谢。可牧民坚持不收。于是小川为在灶台前忙碌的妇女拍了张照,就匆匆告别了。于小川,喀拉斯湖之旅,就是一次生死之旅。小川一直在寻找这位救命恩人。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疆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恩人,可惜恩人已经病逝,她的丈夫和孩子还生活在那个小村庄。陈小川先生准备2019年8月,和几位画家朋友开车去新疆以恩人的家乡为中心写生创作,作品全部义卖,将收人赠给恩人的家庭和她家乡的群众文化建设。这个故事新疆和内地的新闻媒体多有报道,人们赞扬小川恩人的高尚,赞扬小川的一颗发光的感恩之心。

陈小川先生是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陈西川之子,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浓浓的绘画环境中,后又在广州美院受到了系统科学的美术教育。他的写实基本功是扎实的,且多有生活实感、创作灵气。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览,获奖或被私人收藏。现为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油画学会理事、邵阳市美协副主席、邵阳市油画艺委会主任。邵阳市是有点名气的美术之乡,有人说小川是邵阳油画界的“掌门人”,他常有点惶恐地说:“别这么讲,我心甘情愿做点服务工作。大家都是我的好朋友!”

因为他画得不错,且不事张扬,能干肯干 ,乐于助人,

所以大家喜欢陈小川。

樊家信(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放旷与沉着——小议陈小川油画创作

陈小川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称职的美术组织工作者,更是一位很有个性特色的油画家。作为久享盛名的”西川美术”培训机构的掌门人,作为邵阳市美术家协会分管油画艺术委员会工作的副主席,近年,他的勤勉敬业与热情热心,以及由此而凝结成的业绩,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称赞。他对邵阳新一代油画家的奖掖扶助,对同仁同道的热忱推举,让我感受颇多。在我的感知中,他为人为事的个性气质,也越来越和谐地体现出与其艺术旨趣相谐恰的放旷和沉着。

1967年出生的陈小川,是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陈西川之子。先天的禀赋,从小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艺术熏陶与严格的绘画基本功训练,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创作根基。1985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后,又得到了涂志伟、鸥洋、区础坚等油画教育名师的很多指教。1989年,22岁的他就以油画《嫁女》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广美毕业之后,陈小川先后在广州、新疆、海南、广西等地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作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展览并被私人收藏。近年,他的《赤壁殇》、《风儿带我去远方》、《三月》、《穿》、《瑶家妹》等作品,纷纷入选省级以上专业性展览并获奖。

生性放旷的陈小川,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带的商海洗礼。近年也在自觉的体验行走中,体会过西北最原生态的生活,特别是近几年经常自驾去西藏,近距离面对转山、朝拜的藏民,现场目睹天葬等生命仪程,他总努力地进入沉着与静悟的状态。可以说,如何让放旷的自己,更多沉着与静谧,精细和深刻,从而在矛盾的深层对抗与和谐统一中升华自己的艺术境界,是他近年来积极自觉的追求。我们欣慰地看到,这种努力,在其油画创作中,已得到了可喜的体现。他与刘建华合作的《赤壁殇》,以宏阔的场景、浓烈的战火硝烟,烘托着战马的孤独、悲壮与战争的残酷,格调沉郁大气,很有冲击力、感染力。《待嫁的回族姑娘》以热情奔放的色彩气氛,于姑娘忐忑而努力镇静的神情中刻画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憧憬。《粑粑妹》《风儿带我去远方》等作品中的少年形象,都能很好地在动物的配村、环境氛围的烘托中,表现人物的心态与情感。特别是《哥们》这幅作品,在大山深处的破旧木屋门框门锁边,那留守儿童孤独怯弱好奇的神情,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撞击人们心扉的深沉力量。《穿》里的花瑶老奶奶,于画家粗旷的笔触中,尽显花瑶老人的岁月沧桑与人生的淡定超脱,很能引发我们对人生的追问与思考。这些作品,是小川在对放旷与沉着对立统一的艺术探索中留下的深深足迹,是他走向新的思想与艺术高地的阶段性标识。

自然美、理想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是传统现实主义油画家的毕生追求,感受力、思想力、表现力的不断增强,是所有艺术家实现新突破的不二选择。放旷而求沉着的陈小川,正沿着这样的路子坚定地迈进。将近五十而知天命的他多次和我说起,年过不惑之后的他,一直在执着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作为一个写实主义油画家,一个以光影的审美表达作为一生追求的艺术殿堂的朝圣者,他认为,自己应当如苦行僧一样,心怀虔诚与敬畏地去创作,不为名利,只为心灵的一块净土。对此,我深以为然,也深以为敬,深以为期。

希望小川在思维与视野的层面更多开朗放旷,在思想沉淀、主题锤炼、色调把握、笔触精细度的处理上更多细腻与沉着。使自己的创作不断在这样的自我对抗中实现永无止境的螺旋式上升。

张千山(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视觉艺术评论委员会副会长)

来源:邵阳文艺评论

编辑:韩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