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出校门,在近40个岗位上体验劳动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编辑:彭佩 2020-12-25 10:00:00
时刻新闻
—分享—

劳动教育教什么?12月23日,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开展了一个月的劳动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此次活动覆盖小、初、高3个学段,共800余学生参加。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师大颐华以推进劳动教育为契机,挖掘开发“校园实践”教育资源,有机融入保洁、厨师、安保、糕点师等近40个岗位体验活动,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劳动实践”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小”细节,大改变

活动期间,每天都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参加岗位体验。帽子一戴,围裙一系,鞋套一绑,手套一穿,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开始“上岗”了。

体验中,学子们有过“又是擦水池,又是洗毛巾,真的太难了”的埋怨,有过“让堆积如山的脏盘子干净如初”的喜悦,更多的还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价值观的树立。

“面对杂乱无章的筷子与勺子,我不禁有点惭愧,平时,我也是这样乱七八糟地放着的。”在保洁岗位体验的初2005班陈子瑞如是说。

面对留有残渣的餐盘,同样在保洁岗的初2006班王澜之坦言“有点反胃”,却依然认认真真地刷干净了。她说:“我深深体会到了保洁的辛苦。以后,我会更爱惜环境。”

“体验完保洁岗位后,我现在吃饭都很小心,生怕弄脏那一方干净的桌面。”小1502班丁元乐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餐厅的桌面、餐盘回收处的盘子越来越干净了,勺子、筷子不再混在一起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在更多的学子心中种下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

“小”活动,大成长

站岗,变身“安全小卫士”的小1501班李嘉霖,滋味也颇多,“一上午,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保安叔叔很辛苦,应该受到尊重。”

但劳更有所乐,有所获。站岗时,学习使用对讲机、防暴盾牌、消防器材、防爆钢叉,李嘉霖肩负起守护校园安全的职责,体会到岗位的重要。

体验制作之辛,感受“食”之不易。营养的一日三餐,需要洗菜、切菜、翻炒、分菜,工序并不简单。

单一个捞土豆,小1601班张富涵就想出了3种方法。面对捞了半天才装满一篮子的小土豆,张富涵和伙伴彭彭灵机一动,用一个小篮子,一人压,一人推,再用手捞进去,一下子就装满了一篮子;土豆所剩无几时,又换上了“猎人扑鸟”和“套圈式”方法,直至收获满满。

在各个岗位上,学生们或请教叔叔阿姨,或与同伴并肩作战,从“一无所知”到“行家里手”,一个个大变了模样。

“孩子回来后,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主动提出洗碗,还说要做新学的蛋糕给家人尝。”“从前吃饭总是挑挑拣拣,现在会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了。”“妈妈,你每天都要打扫卫生真的很累,很辛苦,我来帮你吧。”在微信群,家长们纷纷“秀”起来孩子的成长变化,欣喜之情溢出屏幕。

“小”岗位,大未来

“民生在勤,勤而不匮。”师大颐华构建起“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劳动实践”“拓展劳动基地”“纳入考核机制”“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

从报名、培训到体验分享,每一个环节,学校德育处做好精心安排,由岗位师傅如实记录学生劳动活动的情况,给予反馈,评选出“劳动小能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让学生们在不同岗位的体验中,培养责任意识和岗位服务敬业精神。

小小的面团,历经揉搓发酵、高温蒸烤,变成一个个大大的馒头。高2002班王玉枝从中寻觅到了更多的趣味,“原来厨房里藏下了一个人生。只有经历磨难,发奋图强的人,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悉心做好每件事,于熟中寻巧,于巧中持之以恒,才能收获胜利果实。”

“在校园里开设劳动实践岗,就是想让学子们不出校门,在校园里面也能够通过劳动锻炼和实践,体验劳动的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良好劳动习惯,提升综合素质。”湖南师大附中党委副书记、师大附属颐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彭荣宏表示,师大颐华将持续开发生动鲜活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特色课,打造劳动教育优质课,推动“劳动教育”再升级。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余蓉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