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劳模工匠受聘大学导师”的首创意义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建兵 编辑:彭佩 2020-12-02 09:59:07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全国劳模、“杭州工匠”、浙江米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技术总监韩晨洪以“劳育导师”的身份,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大学生们授课。杭州市总工会、浙大城市学院联合双方建立“劳模工匠进校园”常态化机制,通过劳模工匠结对、劳育导师聘任、劳育基地建设、劳育成果共建,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打造融专业教育、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劳育实践平台。

过去,一些学校也与企业进行定点培养人才,譬如:“订单班”“冠名班”等,这种合作是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参与较少,学生毕业后掌握的实际技能并不强。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养等方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例如:一些企业带学生徒弟的师傅可能只有大专文化,但工作多年且都是生产骨干和优秀工作者。学校聘请这些师傅为学校的兼职老师,学生拥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学生不仅要学习规范化的企业课程,还有专门课程标准、考核方案和合格标准,而且这些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岗位实习,也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同时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享受学生和学徒的权益。

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能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不仅能解决学生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轨问题,还能解决企业招聘难、培训周期长等困境。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工匠进校园”的实践,正是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宝贵探索。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建兵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