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道县有道:职教“转身”促发展“翻身”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编辑:彭佩 2020-07-28 14:23:5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职业教育强省。”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20年7月20日-7月26日,湖南省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周活动深入三湘大地,突出和展现湖南职业教育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和重点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

红网时刻记者 贺卫玲 实习生 何珊珊 永州报道

因为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标本、孕育了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湘南古城道县被誉为“天下谷源、理学圣地”。

道县还有很多标签: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和中国脐橙之乡......让职业教育“转身”、发展“翻身”,近年来道县坚持把办好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谐共生、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互利共赢、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协调共进的崭新格局,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jpg

永州工贸学校校园一景

2.jpg

学生实训

1.jpg

学生参加测试

今年21岁的罗平是道县蚣坝镇人,毕业于永州工贸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2017年6月毕业后在东莞“微尚语服饰”电商品牌担任主设计师,被评为“东莞职工服装技能能手”等。目前她在全国排名前三名的校服公司“深圳思贝特服饰有限公司”担任服装设计师,月薪9000元以上。“虽然我没有考上大学,但是月薪也不比别人少,能力也不比别人差,是职业教育改变了我和家人的命运。”罗平说。

“把校园建在工业园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使职业教育成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道县县委书记吴恢才认为,道县有三大法宝:

一是对接园区建校区。在园区划拨54亩土地、投入3500万元建好3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工厂,真正实现了职业学校与工业园区的“无缝”对接、融合发展。2019年开设“大德蓝思班”“果秀班”等订单培养班91个,培养技术技能人才4512人。目前永州工贸学校创办了12家校办企业,年产值达2亿元。

二是对接产业设专业。永州工贸学校将28个专业调整为13个,新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0个热门专业,创办电子信息等5个国家重点专业,重点建设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和加工制造类专业群。在职业学校品牌专业的支撑下,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智造、轻纺制鞋、生物医药四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培育规模企业98家,引进电子信息企业27家,电子信息入选全省战略新兴产业,2019年县工业园获批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是对接用工输技工。坚持把职业学校打造成企业技工的“蓄水池”,吸纳沿海企业落户,帮助落户企业扩张。永州工贸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技术人才3万余名,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4000余名。县里出台政策,促进就业创业,激励引导职业学校毕业生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近3年,道县工业园区的40多家企业与职业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30%以上的毕业生实现本地工业园区就业。加强校企对接,促进员工技能提升。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形成了学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买单”的培训格局。近3年,劳动力转移培训8000余人次,下岗职工培训10000余人次,培养的一批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方,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永州工贸学校校长尹存成介绍,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培好职业新农民,是职业学校的使命与担当。为此,学校整合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培训,每年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都在7万人次以上,采取“农民点单、职校出单、财政买单”的方式,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出一批掌握现代养殖、现代种植、农村电商技术的职业农民,其中蒋才庚被评为“湖南省十佳新型农民”。永州工贸学校会同本地电商平台道滋味等开展电商基础课程培训,2200多名贫困人口收益,带动全县电子商务发展。2019年,全县电子商务累计订单80万余单,年交易额52亿元,农产品上行交易额1.83亿元,带动2011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20/07/28/77890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