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教育如何在疫情期间升级重启?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作者:狄涛 编辑:彭佩 2020-04-14 11:07:18
时刻新闻
—分享—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选择战略性防守,整个社会仿佛被按下“暂停键”。随着疫情好转,社会各个系统陆续重启,而最后也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学校,只有当各级各类学校都恢复正常秩序,才标志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增大的背景下,重启后的学校教育依然面临疫情的挑战,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的重启,不是简单的恢复,而应以疫情中暴露出的问题为导向,进行系统的升级,进入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开放、也更有韧性的新阶段。

一、如何保障学校教育更安全?

学校安全是社会的底线,而学校恰恰因为人员高度密集,成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学校建筑实现了抗震加固,补上了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漏洞。同样,这次疫情也警示我们,必须在校园传染病防控方面打上重要补丁。

学校的疾病防控有赖于社会的专业支持,但学校也应该有自身的“免疫系统”。一是完善校园防控体系。在全社会的防控中,学校是相当于社区的基本单元;而在学校层面,基本防控单元就要细化到每个宿舍(中小学可能是班级)。在这个具体单元中要落实好发现、隔离、转介等各项举措。二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抓手,针对疾病防控的预案管理必须提上日程。这种预案不仅要科学缜密,更要有基于预案的系统培训和反复演练,让预案在关键时刻能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具备基本处置能力。校园隔离点建设和基础防疫物资的储备,是这次校园疫情防控的战时举措。但从长远看,应当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这样学校有了从正常状态迅速转换到应急状态的空间和物质基础,也就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四是常态化的安全教育。疾病防控是安全教育的新课题,也应该是学生返校开学的第一课。上好这一课,学校才有了应对疾病传播共同的思想基础。

学校自身的安全能力建设,既是当前应对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化危为机的主动谋划。即使学校的教育已经重启,只要全球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是要时刻葆有“兵临城下”的危机感,随时准备接受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等现实危机的挑战。

二、如何更新学校教育的形态?

学校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育备受社会关注。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有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不仅是对技术,更是对教育,特别是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拷问。显然,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实施有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疫情期间的教育,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变革”的曙光。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因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课堂教学从“面对面”变成了“屏对屏”,知识获取方式和传输方式、“教”和“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学校教育形态呈现出全新的状态。这也成为世界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境外媒体报道称,“中国进行一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实验,这一景象史无前例。”这个“实验”意味着“我国可能正在经历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培训工程”,其深远的影响难以估量。这个变化,在学生返校之后未必会持续。但当大部分老师有了全面“触网”的初体验之后,消除了原有的“恐惧”和排斥,也许更多创新的“混合式教育”,会在学校教学中不断涌现——老师会把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各自优势更加灵活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效果的优质升级。

疫情之中,也许是无意间埋下的一颗“变革的种子”,可能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大事件。那些富有远见的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适时地浇水施肥,让这颗种子尽快发芽开花、结出硕果。

三、如何推动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融合发展?

在延期开学的决定发布之后,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显得更有准备,有的迅速推出线上课程,有的向学校教育伸出橄榄枝、主动开放技术平台争取合作双赢。而在学校“网课”上线之后,不少家长因为节省了学校与校外培训之间的奔波时间、可以在学校课程和校外培训课程之间自如切换而感到庆幸。校外培训与学校教育似乎呈现出各方乐见的“和谐”,这也引发了关于校外培训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思考。

校外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近年来却因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被列入专项整治。整治对建立规范有序的校外培训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未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校外培训机构因为家长的选择而存在,形形色色的校外培训机构,有的以超前抢跑吸引家长而为人诟病,但更多的还是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赢得了家长肯定,甚至被部分家长看作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刚需”。对于这部分家长,校外的“刚需”与学校教育刚性的时间安排和学业任务叠加,造成了学生一直减不掉的课外负担。要破解这个难题,不仅要着力规范校外培训,也要着眼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态。

疫情期间的教育体验给出解决问题的重要启示,就是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学校教育要从校外培训中汲取科学合理的养分,以宽广的胸怀和奋进的姿态巩固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校外培训内容和先进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合作方式进入到学校教育的体系,增强学校教育活力,同时减少学生家庭在校外培训方面的投入和负担。希望在学校教育重启之后,能够鼓励一些类似的探索。

四、如何更好协调“五育”?

学校教育的内容设计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体现了对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但对于“五育”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教育理念,就会形成不同的教育实践。这次疫情防控,可能会刷新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认知。

抗“疫”实践证明,战胜疫情最有效的良药就是健康体魄,健康和其他所有的一切,成为1和0的关系。这也倒逼我们重新思考,学校“五育”之中体育和其他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在社会层面,相关的质疑由来已久。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假如在学生步入大学之前,就成为一个个“小胖墩”和“小眼镜儿”,显然不符合我们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要求。对体育教育应该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再认识。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体,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蔡元培先生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样前瞻的教育主张。体育事实上是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手段,体育教育也应作为承载“五育”的综合载体在学校教育中重新定位。

近年来,我们就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采取了不少措施,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强化“健康第一”理念,但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源在于认识不到位形成错位的办学“政绩观”作祟。以体育为本,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推进,需要在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系统重构,而不是简单的课时调整,这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这次疫情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再次看到教育的“病灶”。当学校教育重启之后,期待着一场关于学校体育的思想大解放。

五、如何打通家校连心桥?

疫情来袭的短短几个月内,家校关系问题充分凸显出来。一是社会面持续关注开学时间,有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体现了公众对社会回归正常的期盼,也反映了家长不断累积的深层焦虑。个别家庭因为特殊时期亲子关系处理不当,甚至引发了极端事件。二是线上教学启动之后,家长对学校“频繁打卡”的要求和“花式作业”的压力感到不堪重负,纷纷吐槽。这两类舆情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和谐的深层次问题。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有特点也各有分工,只有各安其位、同向同行才能够相得益彰,形成教育的合力。反之就会引发教育秩序的混乱。现实中,有的家长认为学生进了学校,学校教育就应当承担起学生教育的全部责任,渴望开学就是希望尽快实现责任的转移。有的学校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把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转移给家长,平添了家庭负担。而在疫情期间,教师远程指挥、家长具体操作的模式更加激化了家校矛盾,这种矛盾不仅制造了社会焦虑,也弱化了教育的整体效果。这正是当前教育的积弊。

要真正改变这一现状,面临着从“知”到“行”的跨越。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着力在学校教育,在统筹三种教育方面,既缺乏有力的抓手,也缺乏有效的机制。解决好这一由来已久的难题,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要求。这次疫情引发了关于家校关系的审视,也倒逼我们加快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六、如何实现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互动?

学校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体系化,这当然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但封闭的体系也会削弱教育的时效性。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个热词:“在经历中学习”。学生在几个月中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对成长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因为延期开学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客观现象。但是如果学校教育能够主动介入,用好这个规律,放大它的作用,则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疫情期间,学生主动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和方法,积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成为其毕生难忘的深刻记忆和人生体验;那些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迹,则可能启发学生如何承担个人的社会责任;还有更深层次的,学生可能认识到,战胜疾病最终要靠科学,有效防治必须有法治和诚信的基础。以上理念和认知的形成,是在学校教育目标中早已明确,却在既定的教学内容体系中难以呈现的,这就是社会大课堂对学校小课堂的补充作用。这些年,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一些老师习惯像“鸵鸟”一样,只关注教材体系,而对社会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课堂上空洞的说教根本解决不了学生对现实的困惑。这种情况,在一些自然科学也是如此。学校教育往往是把从生活中形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没有教会学生用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尤其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从学生层面讲,这是所学非所用;从学校层面讲,这是培养和使用脱节,造成了“两张皮”。

学校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良性互动,应当研究把家事国事天下事有机纳入教育教学的机制,把生产生活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置身现实场景办好学校教育。这是疫情经历对学校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启示。

疫情还在继续,但疫情终将结束。在战胜疫情的过程中,疫情也改变了我们,而教育的改变向来是缓慢而艰难的。从历史的视角看,我们正在经历的也许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验,让我们在整个社会停下来慢下来的过程中,有一些更清醒的思考。如果这些思考最终能转化为一些行动,则可能弥补这个实验所付出的代价;如果学校教育能够有些许的改变,迎来我们期盼中的系统升级,则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经历这场灾难之后的意外之喜。(作者 狄涛  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作者:狄涛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