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近日印发,明确要求“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一时间成为疫情期间居家教育下的热门话题。
疫情期间,一边上着网课,一边引导孩子参与适当的家庭劳动,已经成为家校的教育共识。而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程,如何落实,也成为了复课后的教育者要思考的教育命题。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规定
“必修课程”不玩虚的,对时间形式目标有了“硬指标”
记者看到,此次意见不仅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而且细节也十分具体。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要根据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
有目的有计划并且进行考核评价的劳动教育,长沙学子并不陌生,这源自2006年全市推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从五个维度进行,其中之一就是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长沙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而综合素质评价跟升学紧密相连而成为“指挥棒”。从去年的中考录取来看,就有因为综合素质没达到5A而没有录取到心仪学校的案例。
但是,从课外走入课内,从自选到写入课表,对劳动课的待遇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这是首次。
此次,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和评优评先参考及毕业依据,更重要的是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重要参考。
调查
家长齐呼加强劳动锻炼,代入角色提出花式要求
近日记者发放了调查问卷,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群进行调查,相比其他出台的教育政策,把劳动课排入课表,竟然获得所有年龄阶段家长最无争议支持。比较有意思的是,不同的年龄阶层的家长自身对劳动的理解也不同。
“在你的少年时期参与过多少家庭劳动?”“你参与度最大强度劳动是什么?”不少70后家长回忆时表示,青少年时期参与家庭劳动中,可以算“半个劳动力”。事实上,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来自湖南安化农村、任职政府机构的70后家长李景创告诉记者,每天清晨起床要先去割一堆青草喂饱家中耕牛,然后再去上学,春耕秋收期间,插秧割稻这样的农活也要常干,“那些劳动,确实很辛苦,但是却磨砺了吃得苦的性格,受益终身,很有必要”。
80后甚至90后家长则更多关注“劳动技能”获得,关心“劳动课到底怎么上”的问题。有家长建议,劳动课是否能够加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手艺学习,比如结绳、编织、蜡染、收纳技巧的学习等等,”劳动课上复制更多的’李子柒’”。
学生学业压力重,劳动课能否真正落实
家长一边倒的是对劳动课进课表的支持,另外一边倒的是对能进课表到底能不能进课堂的担心。 “现在学生课业负担这么重,可能课表是上了,但是走进教室的却是语数外老师?”70后家长张弛自己也是教育培训机构创业者,他表示,这是第一次看到党中央以文件形式发文,四五千字来说明在中小学和大专院校设立“劳动必修课”,“说明国家对这个确实很重视”。但是,他担忧的是落实力度,以他从自己孩子的观察来看,随着学业负担增加,艺术课、科学实验课甚至体育课等,可能最后往往都会让道给语文、数学、英语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副科”让“主科”这几乎是长沙所有中学的通用做法。2018年8月,长沙市发布首份《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对2017年长沙市252所普通初中和74所普通高中共9.6万名中学生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市初中生、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7.20%、80.40%。而研究显示,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让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
劳动课也许能与体育课联手,不仅“苦其心志”,而且“劳其体肤”,成为“减负”助手。而进入考试指挥棒范围的劳动课,也将与体育课一样,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支持力量。
考验
劳动课已在不少学校展开,学校将加强“课程化”建设
每两天拖地一次,学会打蝴蝶结,按照食谱的顺序学会做这几道家常美食……漫长的因疫情而产生的假期中,长沙市十一中给学生开了一串超长的劳动清单,校长聂庭芳表示,劳动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这门课,先让大家寒假在家里补上。下学期开学,学校会就劳动课程有详细布置,包括扫厕所、食堂帮厨、全校卫生等。
雨花区枫树山小学校长饶嘉介绍,因为学校的教育坚持以“对人终身负责的远视教育”为办学理念,所以很早之前学校就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实践体验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全面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开学后将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机制,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途径方法,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真正做到学校“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
不仅是长沙市十一中和枫树山小学,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市中小学几乎所有学校都关注到了劳动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学校将劳动作为单独课程设置。
对雨花区吉联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感受,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土地。2013年4月吉联小学建校初始,校长朱鸿雁便特意在校园一角留了一块地,发展农耕教育。到今天,吉联小学已经在跳马租了近5亩水田,在省农科院租了3亩菜地,这就是学校每一个孩子体会二十四节气在大地上写诗最直观的场所。朱鸿雁的理想是把“德育”“美育”“科学教育”都装进“劳动教育”这个筐里,孩子们都成了“小农夫”。
新学期复课,校园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想想都很美。(岳霞)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霞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