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让线上直播课有现场感?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陈志杰 编辑:韩阳 2020-02-20 09:36:26
时刻新闻
—分享—

疫情当前,停课不停学。学校启动线上直播授课。教师如何做好直播?

一、直播前用态度启动仪式感

启动仪式感:教师直播前从衣着、发饰、行为等方面刻意与居家拉开距离,尽量找一个独立封闭空间(可以锁上房间门),告诉家人开始网课直播,不要打扰,进入房间后检查手机是否静音或关闭;

检查设备:打开电脑,首先检查网络是否连接,相关播放设备是否到位,网课直播能用互动的平台最好,如果平台不能互动,建议用两个终端配合,一个用于展示上课内容(多是ppt),一个用于接收学生即时反馈;

课前预热:教师提前十分钟进入网络课堂,除了检查、督促学生签到以外,主动跟学生亲切聊天,有如学生在场,营造氛围;

模式切换:上课时间到,端正坐姿,调整状态,用不同于刚才聊天的语气语调进行课堂模式切换,在语气语调的对比中让学生感觉到授课开始;

以上的准备流程,意在用仪式感激发教师的“上班状态”,让学生从教师的声音中最大限度的感觉到“课堂质感”。

二、直播中用策略唤醒现场感

直播导入:网课直播因为受到空间限制,建议课堂导入尽量使用情境描述、问题剖析和故事讲述的方式,用描述性或逻辑性的语言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用微课导入,注意选择角度新颖的、有视觉冲击力的微课;

环节设计:考虑到学生居家上课容易走神,授课过程板块尽量明晰,建议使用案例教学法,分“案例描述——布置任务——学生思考——师生交流(交流方式后面会提到)”几个板块进行,任务设计由浅入深,教师讲授语句尽量多用设问句,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层层剥笋;

课堂提醒:授课过程中不定时采用“敲黑板”策略,告诉学生“这里不仅是重点,也是开学后肯定要检测或考试的重点”,类似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把线上授课和疫情过后学校学习的衔接;

课堂交流:提前搜集学生作业,搜集学生对某个问题看法的“电话录音”或“声音文件”,在课堂上用“插入”方式实现师生“交流”,避免让学生从头到尾只是听教师声音;另外,教师授课所用课件可以是学生制作,也可以是师生或学生之间的“拼接”,在讲课过程中不时说明这是某某同学的“大作”,或者说“我们一起看看(听听)某某同学的看法”,用教师的介绍和转述实现师生交流;

变换形式:学校教师轮番讲课,要求学生8小时“在线”,学生一直盯着屏幕,就算是学生感兴趣的电视剧的连播,八小时也受不了,所以,授课过程中形式变换有助于缓解学生疲劳,比如结合授课内容插入影视片段,感受一段音乐,欣赏师生提前制作的“动画”或者“幽默现场录制”,如果有实验演示,最好有一些悬念的设置等等;

课后检查:直播将要结束时,留下两三分钟使用问卷星设计一个小问卷,不超过3道题,问一下学生“今天上课是否有某个授课环节或授课内容?”“今天ppt底色是什么颜色?”“今天的动画是某同学设计的吗?”等类似很小很浅的问题,意在判断学生是否在线跟着学习。

总之,授课过程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但很多教师由于技术的原因只能“一言堂”,所以,教师备课过程中要结合学情在“让学生有现场感”的策略上不断创新。

三、直播后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感

利用微信群评价:直播课结束时提醒让学生对网络直播流畅度、清晰度、声音大小等方面进行反馈,教师讲授过程如果使用学生“作品”,一定要让学生用班级微信群讨论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改进建议为主),意在让更多同学参与网课品质“提升”的过程,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网课不仅仅是老师的事,也是“我”的责任;

作业设计:学生年龄比较小,可以设计活泼的亲子活动作业,让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如果是年龄比较大,可以设计用查阅文献或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业,充分发挥学生在家学习的优势,让学习回归生活。

很多学生长期隔离在家,不管是因为各种诱惑或者情绪烦躁,很难坚持长期主动学习。这个时候,教师用充满生活感的作业,挖掘生活中的学科元素,知识做内核,生活做外衣,把知识还给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模式切换:网络直播一定不要延长授课时间,下课时要有结束语,最好延长五秒再退出直播平台。做好上面工作之后,关闭电脑,走出独立封闭的“授课空间”,告诉家人授课结束,换上居家服,切换到居家模式。

网络有放大效应,所以教师在网络直播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技术应用效果,提高直播质量,激发学生居家学习的自主性,达到“停课不停学”的效果。(陈志杰)

(作者陈志杰系石家庄市信管中心融合教研组组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陈志杰

编辑:韩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