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晋院士柴立元:废渣里“炼金子 ” 污染物也能当“宝贝”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编辑:彭佩 2019-11-25 10:45:2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191124221058.jpg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柴立元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红网时刻记者 周丹 通讯员 王建湘 长沙报道

传统的“淘金”是要在泥土里找寻天然金沙,但是,在烂泥巴里,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通过生物、化学等手段,也可以“提取”出黄金,这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源于这种好奇与兴趣,柴立元一辈子就跟有色金属较上了劲儿。长期从事有色冶金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为大地留住了青山绿水。

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柴立元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微信图片_20191124221839.jpg

柴立元团队的实验室——“重金属废水处理站”。

????_20191125102652.jpg

柴立元与团队成员一道查看设备运转情况。 

敢打“硬仗” 彩条布搭起“实验室”干

“科学研究,就是要对接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科研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我们团队的研究就是要让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美好!”

秉承这样的科研理念,1999年,从日本求学归国的柴立元,领衔组建了冶金特色的环境工程学科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创新团队。

“污染物不是污染物,是资源!我们要站在治理的角度做事。”他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科研攻关的进程中,团队经常深入污染一线,冒着酷暑严寒,与“毒物”作战,经历了多场难忘的科研“硬仗”,实现了一系列创新。

株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2006年,株洲冶炼厂一位负责人,将一桶冶炼烟气洗涤废水放到他面前,说:“这桶废水处理了,株冶厂就有救了。”

这是一场硬仗!扩大、改造、成本考量……在观察和调节药剂流量时,污酸中的二氧化硫常会逸散出来,弄得人眼睛睁不开,鼻涕直流,咽喉难受,做实验时只能吸半口气然后屏住呼吸,或者深呼一口气做事,再赶紧反身吸气。

“2007年,正月初八,柴老师带领我们进驻了株冶,没日没夜,一直干到了5月份。”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庆伟说,他们就在企业生产厂房边上用彩条布搭起了简陋的“实验室”,“太冷的时候,只能靠着‘小太阳’取取暖。”

日夜排班、反复实验,柴立元带领团队成员们一遍遍地尝试、总结、调整,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攻关后,“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株洲冶炼集团。

这场硬仗打赢了,企业救活了!冶炼化工工业废水治理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行业也迎来了技术革新。

成本低、易改造、效果好,这项技术辐射应用于国内200余家大中型企业,2011年,技术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凭着这样的干劲儿,他们攻关铬渣治理技术的同时,发明了“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技术”;面对废渣中的类金属砷污染防控问题,发明了“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立足国家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的重大需求,又攻克了治理“污酸”的世界难题,成功研发了“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

“向重金属污染宣战,我们要站在国家和行业最需要的地方。国家关心什么,我们就要关注什么;企业急需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这是柴立元的初心,也是他认定的使命。

微信图片_20191124221114.jpg

部分荣誉证书以及学术著作。

微信图片_20191124221131.jpg

柴立元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

凝聚人心 对年轻人最大的爱护是“给任务”

“‘院士’这个荣誉属于学校,属于我的团队!”言谈中,柴立元总是将“团队”放在第一位,“我们的责任更重了!”

柴立元认为,优秀的团队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个人,团队的发展壮大才能确保个人的持续发展,而打造一支精英团队是重金属污染防治平台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

团队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柴立元作为标杆。王庆伟说:“可以用两个加法算式来形容柴院长的勤奋,那就是‘五加二’‘白加黑’。周一到周五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甚至周六周日都可以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的博士生彭宁印象深刻的是,2013年,他们在郴州某企业开展实验,凌晨3点26分,他们经过了几天的反复调试,终于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小伙子们都十分高兴,想第一时间告诉柴立元,又怕打电话吵醒他,于是发了一条微信说:“兄弟们终于把实验条件创造好了!”没想到,柴立元秒回了信息,“兄弟们辛苦了!”

“我们心里暖暖的!”因为老师心里时时牵挂着他们。

正是这样的团队精神和拼搏干劲,他们在前往全国各地企业的实践中,动手能力、科研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推广。“团队每去到一个地方,就在地图上插一面小红旗,如今,已经插遍了大江南北,新疆、西藏等29个省份(自治区)都跑到了。”

每到周末,柴立元会在校门口的羽毛球场给他的团队“包场”。在他看来,这种方式既放松身心,又能融洽团队氛围,连一开始不会打的外国留学生,也慢慢爱上了运动,不仅科研搞得好,球技也大有长进。他打趣儿地说,带的学生就算学问没做好,至少要有个好的身体。

历经20多年发展,柴立元带领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创新团队”已拥有核心成员41人,其中教授25人,80%的科研人员具有海外研究经历。团队成员的年龄构成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最年轻的是“90”后的副教授。“对年轻人最大的爱护就是‘给任务’。”柴立元说,感到最欣慰的是,看到一批批年轻人上来了,1+1>2,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在科研道路上走了近30年的柴立元,还将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实际行动回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号召。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9/11/25/62577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