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湖湘优秀文化更好助力思政教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争气 编辑:彭佩 2019-08-29 10:19:09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使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在各课程协调沟通、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下,应进一步深度发掘、创新性发展湖湘文化,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是大力加强理论教学,讲透“经世致用”等湖湘文化精髓,培育学生“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儒家文化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的心魄与灵魂。从屈原、贾谊等成为忧国忧民的人格范本,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视死如归的决心,再到“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舍我其谁的担当,湖湘文化之风感染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仁人志士不惜为国家民族正义慷慨赴死。王夫之、曾国藩、陈天华、黄兴、毛泽东、刘少奇等湖湘名人更是薪火传承、孜孜不倦追寻 “救亡图存”的伟大梦想,造就了“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的传奇。今天,我们应进一步梳理湖湘文化发展脉络、厘清湖湘文化精华与糟粕、讲透“经世致用”等湖湘文化精髓,将其有机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让学生认知湖湘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契合,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爱家报国的家国情怀。

二是深入拓展实践教学,发挥湖湘英烈榜样作用,引领学生坚定正确价值追求。思政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层次制定不同实践方案,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文艺活动,或走出校门寻访了解历史变迁,感悟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平江起义、芷江受降、湘南暴动、湘西剿匪……三湘大地14个市州都有着值得大书特写的历史风云、革命英烈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景点,应有计划组织学生广泛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文化遗迹等,并邀请相关专家为学生授课、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感受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辨析中华民族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要着力引领青少年以湖湘英烈为榜样,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坚定正确价值追求,脚踏实地、开拓奋进,把爱国情和报国志融入个人学习成长之中、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之中。

三是悉心指导经典阅读,传扬湖湘文学力作蕴含的文化特质,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文学可生动再现一定时间、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活动。从屈原所作《离骚》到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湖南作家所著或有关湖南的一部部文学力作,如璀璨星辰闪耀于浩瀚艺术星河。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毛泽东所作豪放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田汉戏剧作品《青年进行曲》《风雨儿女》、丁玲所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所著《暴风骤雨》、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要着力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让他们既从中感受到文字之美、文学之美,获取丰富、多维度的文化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同时深入了解“经世致用”文化熏陶下的作者“文以明道”的创作初心,并以此与往哲先贤为友、知人论世。

四是大胆尝试“互联网+”,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创产品,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电视湘军”“出版湘军”自上世纪末崛起以来,一直令同行侧目;近年来,国际新型影视创意中心、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大批文创项目陆续上马;2018年,湖南更是率先全国提出加快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在“互联网+”时代,更应借力先进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使内涵丰富的湖湘文化在传播中创新和发展。一方面,要打造更多让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互联网+湖湘文化”文创产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应激励广大学子拓展创意思维,参与传承和传播湖湘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说好“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作者 刘争气 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争气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