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推出的“诗吟长沙·致敬屈贾精神”快闪视频在端午祭屈之际正式上线。
中南大学将开展“诗吟长沙”系列活动,杨雨教授率领研究团队深入解读40首与长沙历史相关的诗词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红网时刻6月6日讯(通讯员 王轩 记者 周丹)“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随着一首长沙话版的《江南逢李龟年》吟诵,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推出的“诗吟长沙·致敬屈贾精神”快闪视频在端午祭屈之际正式上线,中南大学“诗吟长沙”项目也正式启动了。
“用现代融媒体的方式来传播古老的吟唱艺术,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快闪来致敬长沙千年的文化”,本次活动参与者中南大学唐苗老师介绍道。本次快闪在长沙火宫殿录制了四首诗歌的吟唱。晚年杜甫在长沙巧遇李龟年,并写下《江南逢李龟年》诗,其中蕴含着家国沧桑之感以及对国家复兴的美好愿望。晚唐杜牧进士及第之前曾到长沙,尽管他未曾见过爱晚亭(建于清乾隆年间),但爱晚亭的得名却是因为他的《山行》诗。《长干曲》用的台湾宜兰酒令调,欢快活泼,很有情趣。最后结以《金缕衣》,有奉劝大家珍惜时间、不负青春的寓意。参与快闪活动的都是中南大学的青年学生,吸引了现场男女老少食客们的阵阵掌声,他们争先拿起手机录视频、拍合影、发朋友圈。
诗词、吟唱曾经是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读书方法,如今却逐渐被人们束之高阁、抛诸脑后。本次活动发起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说:“火宫殿、坡子街是长沙最有名的饮食文化品牌和区域,它是这个城市最具烟火气息和市民性情的地方。我们选择在这里录制快闪,就是要让古籍里那些阳春白雪的诗词‘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要让杜甫、杜牧也来沾沾臭豆腐和小龙虾的味道”。
让诗词回归生活,“接地气”是在场围观的食客们对本次快闪录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开篇一位长沙籍大学生的湘语吟诵,正是凸显了浓厚的长沙文化和地域色彩。“我们感觉到这个活动,不仅仅是对我们民族品牌的一个支持,而且是对我们老百姓生活的一种鼓励”,正在喝着早茶、听着吟唱的王嗲嗲(长沙话:爷爷)激动地说。
中南大学将开展“诗吟长沙”系列活动,杨雨教授率领研究团队深入解读40首与长沙历史相关的诗词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借助融媒体优势挖掘和传播长沙文化,让诗词走出书斋、走向市民、走进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王轩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