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评 | 期待“校长陪餐”释放更多现实意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玉胜 编辑:彭佩 2019-03-22 10:02:29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公众高度关注。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3月19日共同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从4月1日开始执行。《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  

  解读三部委要求“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应与学生一起进餐”的规定,实际上就是人们习惯所称的“校长陪餐制”。从表面看,“校长陪餐”意在用校长“以身试餐、风险共担”的方式,来倒逼学校重视食堂饭菜的质量,确保校园食品安全。而其背后的深意,就是要进一步突出强调“校长”对于校园食品安全所具有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学校相关负责人”才会不折不扣地履好职、陪好餐,切实把好食品安全关。

  首先,必须明确“陪餐”责任。“校长陪餐制”的关键,既在“餐”更在“陪”。即在“亲口尝一尝”的基础上,履行好对饭菜质地、数量、滋味等的检查、监管、督导、记录的责任。“陪餐”的过程就是现场把关、实地调研和思索改进的过程。校长应当在与学生“同吃”的同时,善于留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堵塞漏洞。同时,由于饮食安全是一个涉及食材采购、贮存、加工、供应等诸多环节的制作链条,因此,校长“陪餐”就不能仅仅止于末端的“吃”,而应当延伸到“后厨”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其次,“陪餐”不失为联系学生的平台。学校食堂的主体是学生,食堂饭菜的质量如何,不仅关乎校园的食品安全,也关乎学生成长的营养均衡。由于成年人和青少年的饮食习惯、营养需求未必完全相同,因此,校长“陪餐”不能只顾个人的要求与感受,应当从孩子成长的需要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多听听他们的呼声。这就要求陪餐者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健康需要、营养需求等的学习与研究,懂些营养知识和饮食科学。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尝、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借此对学生进行饮食常识的普及和勤俭节约的教育引导。这对矫正学生偏食和浪费的不良习惯,显然大有裨益。

  “校长陪餐”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对其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务实践行。鉴于学校与学校食堂往往存有利益关联,有网友质疑其会不会沦为“自己监督自己”的形同虚设。这就需要用相关配套举措对“校长陪餐”加以监管,以防其责任懈怠或走过场。比如,公示“校长陪餐”的相关信息,接受老师、学生的监督;认真做好陪餐记录,定期通报陪餐制度落实情况和监管改进效果;由家长代表对学校后厨实施不定期的检查、咨询,让家长参与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管理和监督等。(张玉胜)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玉胜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