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份重要文件出台!教育补短板,要下猛药也要重长效

来源:红网 编辑:苏小莉 2019-02-27 14:26:53
时刻新闻
—分享—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两部重磅文件同步印发。文件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到底要补哪些短板?要实现充分、有效的高质量教育供给,到底要靠啥?

教育补短板 差距有多大?

胡颖廉:学前教育是“烦心事” 农村教育是“揪心事”

财经评论员 胡颖廉:最主要的短板应该有两个:一是学前教育,跟绝大部分家庭都有关,跟幸福感、获得感联系紧密;二是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让人揪心。以前就报道过孩子飞索过河,类似这样的艰难上学路,在一些贫困地区依然存在。

而当前的教育投入,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一,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民生支出花钱的地方很多,如何保证教育投入持续增长?第二,城镇化的推进让农村很多地方撤点并校,但这些年也有一些反向变化,很多农民又回到了本土本乡,孩子也回来了。这对教育资源的分布、教育投入又是一个新的考验。

高书国:公共教育供给短板依然明显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高书国:第一是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仍然非常明显,一些城郊结合部地区尤甚;第二,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应该承认,经过长时间发展投入,中西部农村地区办学水平特别是基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现代化不光要有硬件,更关键在软件。很多地方教职人员质量不高是个现实问题,都需要解决吸引好的人才到农村当教师的问题;第三个短板在西部,由于各种禀赋条件,现在西部地区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上还有很大的短板,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都有待解决。

胡颖廉:教育补短板 要下猛药 也重长效

财经评论员 胡颖廉:这两份文件,既有短期工作目标的安排,也有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规划。针对不同问题都有相应举措。比如,今年要稳字当头,要防范重大社会风险,教育工作对于社会秩序稳定是有很紧密的关联和影响的;从长期来说整个中国社会的和谐进步发展,社会结构的调整,人口阶层的流动也需要教育作为润滑剂、渠道和阶梯。所以这次两个文件实现了很好的结合,既着眼短期防范风险,更重长效,解决一些长期的制度性问题。

供给高质量 到底靠的啥?

高书国:提高教师待遇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抓手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高书国:财政投入除了总量,还有结构问题。把钱用在提高教师待遇上,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成为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抓手。在一些东部城市,幼师一个月就3000元—4000元,确实生活都难以保证。解决好基本生活所需才能谈下一步。

胡颖廉:政府要更有作为 社会要更有活力

财经评论员 胡颖廉:社会需要更有活力,通过普惠性的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对民办幼儿园进行补贴,更好调动社会活力来提供学前教育资源,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高书国: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高书国:发展信息化,一方面可以把优质的教育资源从东部输送给西部或者农村地区,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之间,都可以开展教师之间的学习培训、合作教研等等,这是既经济又高效的路子。

胡颖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源头活水

财经评论员 胡颖廉:国家治理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源头性以及整体性,教育无疑站在最起点的位置,有了教育现代化和全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才有后续的社会运行和国家治理成本的最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是要树立一个理念——教育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二是在工作方法上,要更多注重政策融合,比如,职业教育如何跟产业政策融合,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如何跟城市规划融合,增强政策协同效应,减少政策割裂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

来源:红网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9/02/27/516472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