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评 | 开学第一课也是家长反思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文峰 编辑:彭佩 2019-02-22 10:11:0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周,长沙市中小学正式开学。各学校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上好了“开学第一课”。如何为孩子们“减负”成为新学期的一大亮点。其实,把每个学期的“第一课”连接起来,恰好可以组构和折射我们社会的教育观和孩子的成长观。

一个人是怎么成长的?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人的成长不只包括身体的长高,也包括心智的健全,更包括知识层面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完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

在我看来,尽管过程复杂,但教育至少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要让孩子打心底明白,人为什么要读书;其二是如何培养孩子长大成人,应对现实生活的考验。几乎每年都会谈及的减负话题,正与这两个问题有关。而其对应的两个主体,正是学校和家庭。

谈及学校,我们就要言及教育改革。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教育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因为事关教育的改革不容出错。否则,它就可能毁掉一代人。我们不能随便拿任何一代人的青春做试验。这也决定着,在教育这个领域,很多改革只能顺势而为打补丁,并且很难一蹴而就或者取得药到病除的效果。正因如此,我们出台的减负措施,也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在这种背景下,家庭发挥怎样的作用十分关键。一个孩子的生长环境里有多少精神营养,将决定其未来的人生。毫不夸张地讲,推动摇篮的手,不仅影响孩子的命运,而且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前途。一般而言,一个家庭,父母的价值观念正确,孩子的辨识度就会越来越高。前年,走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大陆第一人何江博士回乡探亲,他在就读过的宁乡一中和南田坪中学做励志演讲,分享了自己的逐梦之旅。他说,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他一切成就的起点,正在于他的父母引导他从小就树立了“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的好理念,但朴实的父母从没有给他做过不必要的加法。

现在,我们很多父母似乎偏重于给孩子取经和加码,却忽视了自己素养的提升。为了孩子上名校,他们抢购学区房;为了让孩子开眼界,他们咬着牙送孩子留学……这就导致,家长自己累,孩子跟着累。有的父母为此纠结而痛苦:花了大把的钱,却不知是否有意义;不花吧,又觉得对不起孩子,心里更不踏实。于是,有人在朋友圈撰文抱怨——“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这就好比,听别人说贴门神能驱鬼,于是自己也贴,最后反而吓得自己睡不着觉。尽管,不排除贴门神的过程中,自己有心理安慰的功效,但经历这个惊吓的过程,图的又是什么呢?家长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就应先成为怎样的人,这样孩子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在教育领域,或许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要知道,最好的学区房就是自家的书房,最好的见识是父母对教育的认识。教育就该关注人与人生的关系。归结起来,就是要明白什么是人、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三个问题。

现在家长都说孩子竞争压力大。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而陷入过度的竞争焦虑中。以至于10多岁的孩子都说,竞争压力太大,每天就像在沙丁鱼罐头里乱撞。没错,人生是一条单行道,只有对梦想寤寐求之,好学上进,苦练内功,方可大成。但是,我们不能迫于外界的压力而逼着孩子产生加速度,忘了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内涵,忘了为何出发。否则,家长只会让孩子沉浸在“要我做”的反感中,而缺乏“我要做”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如此,不仅减负难以奏效,最后的教育结果也可能背离初衷。

家长渴望孩子一路成功,一路领先,这是为人父母的本性。可人生总会有失败,谁也躲不过挫折。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跟风胡乱报班,就是怕孩子落后,怕孩子失败。家长要摒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景中有害无益的功利心态和攀比心态。就人生而言,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过去一直成功,一旦失败就无法再站起来。从很多成功人士的身上,我们反而可以总结,有价值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家长没有必要因为害怕孩子落后,就无视规律,揠苗助长,逼着孩子“闻鸡起舞”。

开学第一课也是家长反思课。今天给孩子一个美好、合乎成长规律的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明天孩子就能还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什么时候家长心态更平和了,减负效果可能就会好很多。(文峰)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文峰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