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校园贷已成过街老鼠,但近期有不少现金贷平台,为逃避监管,换上回租贷的“马甲”,将手机回租作为噱头,以租赁为名发放贷款,将对象瞄准风险意识薄弱的在校学生,严重威胁到学生权益,形成校园安全隐患。
近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P2P网贷整治办下发《关于提请对部分“现金贷”平台加强监管的函(59号)》,要求清理整顿手机“回租贷”、贷款过程中搭售其他商品、通过虚假购物再转卖放贷等变相开展的现金贷业务。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发文提醒广大学生,提高自己对不良校园贷业务及其变种形式的甄别和抵制能力,同时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注意留存相关凭据。
调查 借款需填写隐私信息
“一键估价,秒速放款”“轻轻松松三步变现”……App store上的多款手机回租应用,都以低门槛、低利息、高效率为宣传噱头。然而记者实际体验后发现,所谓的手机回租,其实就是变相的现金贷,操作模式也与校园贷非常类似。
这类平台首先会要求注册,然后对用户的手机进行估值,根据评估价再放款。但诡异的是,当用户将手机“租”给平台后,手机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实际上并未发生转移,也就是说这个贷款抵押物还在用户手中。整个过程,用户只与平台签订电子合同。以“回租宝”为例,其客服表示并不需要用户把手机寄给平台,只需要如实填写个人信息,通过审核后钱就能到账。
那么平台就不怕用户拿着钱跑了么?在另一个平台“爱回租”上,记者用IPhone6尝试了一下,提出申请时,必须先进行认证,需要填写iCloud的账号、密码及手机序列号。有的平台甚至还需要填写用户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手机通讯录名单等。
根据此前曝光的“回租贷”受害人讲述,这种贷款一旦逾期未还,平台就会锁住手机,甚至根据提供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恶意催款。这样先给甜头再给大棒的做法,与校园贷如出一辙。
结果 低利息实为变相高息
变相提高利息也是手机“回租贷”的猫腻之一。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手机回租平台在放款前,还会收取天价“砍头息”,扣掉一部分所谓的“评估费”或“服务费”。
以被互金整治办点名的“乐回租”App为例,7天借款期限,如手机估价1000元,则需要支付260元“评估费”,实际到账仅740元。目前“乐回租”已下架。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下发的文件中指出,目前“回租贷”等相关平台已超过100个,注册客户数百万人,大多数目标客户锁定为大学生,利率畸高,一般年化利率在300%以上,个别甚至超过1000%。
紫马财行CEO唐学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金贷在遭遇严监管后以回租的噱头重返市场,方式极为隐蔽。在现金贷无担保、便捷放款的诱惑下,回租模式强行引入手机租赁场景,并瞄向风险防范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恶劣影响。
提醒 保护隐私理性消费
在严管现金贷的环境下,为何手机回租还明目张胆地大行其事呢?在采访过程中,有不少平台向记者表示,手机回租的模式,因为中间牵涉到手机或者其他实物,这不是现金贷而是租赁模式。
湖南元端律师事务所律师董爽则认为,这种模式以回租之名,通过加收各种费用和利息,行“高利贷”之实,正是为了迂回突破法律对于民间借贷利息的限制。法律意义上手机为动产,在手机所有权和使用权均未转移的情况下,不存在事实上的租赁关系。受骗者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可以通过应诉等方式拒绝支付高于法律保护标准的利息及各项费用。
对于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变相校园贷,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广大学生要高度警惕,提高自己对不良“校园贷”业务及其变种形式的甄别和抵制能力;理性消费,知法用法,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注意留存相关凭据。当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第一时间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商量,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陈登辉
编辑:苏小莉 实习生 刘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