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高度,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从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以贯之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思政观一脉相承的创新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才培养辩证法”,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扭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这一主线,突出以德育德这一关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充满希望的青年生力军。
要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能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能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驰而不息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输送人才,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大论断。可以说,抓住了“四个服务”,就抓住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的核心需求,就抓住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要害。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
要扭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这一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一论述再次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再次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的重要论断。应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身就是知识体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综合,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变成彼此孤立的“两张皮”,必须坚持辩证统一把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用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引领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使思想政治工作至柔至刚、滋润万物的精神力量融通教师的每一个课堂、贯穿学生的每一步成长,真正在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学生努力成为栋梁之材。
要突出以德育德这一关键。历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培育高尚道德情操是每逢必讲、每讲必重的核心命题。作为“学校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人才培养辩证法的生动诠释,此次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6次提到“德”字,其中既包括要求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也包括要求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集中体现了“以德育德”的教育思想。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职业,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使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本到生活、从说法到做法的桥梁。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规范、监督广大教师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师才会成为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人生楷模,帮助他们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问题上形成伴随一生的敬畏心和责任感,从而使温润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自觉的道德实践,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永不褪色的生命底色。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子强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