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17日讯(通讯员 王成奇 马卿 记者 孙洁)4月16日,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红色筑梦•精准扶贫”文化创意设计成果展,所展出115件作品是该院师生历时10个月,通过深入湘西乡村开展实践调研,将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设计出来的文创产品。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既有校企合作的实践方案,也有实地考察的研究习作。湘西比耳“本顺”竹艺、十八洞山泉水创意项目发力精准扶贫;“浏阳夏布”“蓝染”活化传承匠心之艺;“百子图”“耕织图”文创设计深度解析传统文化,涵盖了文博内涵的衍生物化,传统技艺的转化创新。
本次展览还邀请了比耳镇“本顺”竹艺社社长姚元飞及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举行了“湘潭大学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实习基地”授牌仪式。姚元飞等还来到课堂开展现场技艺教学,让师生体验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艺术学院院长黎青表示,学院致力于将地方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技术、媒体等要素进行重新建构,寻求中国现代设计的新途径、新模式和新形态。通过开展生动有效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策划、设计和推广,更好地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希望这些成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发更多的人关注精准扶贫,关注湖南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多的文化创意人才在本土的文化中‘落地’‘ 生根’。”
湘潭大学副校长黄竹青、刘建平参观了本次展览。黄竹青表示,湘潭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艺术学院发挥学科优势,找准了“艺术创意”这个点子,运用艺术创意创新生活的理念,将精准扶贫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合力推进精准扶贫、万众创新,为精准扶贫探索了新方法,为创新创业探索了新途径,为人才培养开辟了新思路,同时,也在贫瘠的山村土地中孕育了脱贫的种子,使精准扶贫工作落了地、生了根、发了芽,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创新创业的持续开展开创了新模式。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2017年暑假,湘潭大学组织了278名师生、91支调研队伍,分赴湘西州保靖县和永顺县,以走村入户的方式开展了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艺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与保靖县比耳镇“本顺竹编合作社”建立精准扶贫点对点关系,达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合作;还与步步高集团以协同创新和横向课题的方式,共同推进了“十八洞村山泉水”公益项目,为十八洞村山泉水提供品牌形象创意推广智力支持等。
来源:红网
作者:孙洁 王成奇 马卿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