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破解农村教师“用房难” 筑“巢”引来“金凤凰”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谭理 编辑:彭佩 2017-09-08 11:39:49
时刻新闻
—分享—

符慧在新家中备课、整理。

符慧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本网讯 (记者 谭理 通讯员 杨宁)“住进来的第一个晚上就发了朋友圈,家人朋友都点赞,很快就有近50条留言,大家都在开玩笑,说是羡慕嫉妒恨。”开学前夕,记者来到长沙县开慧镇白沙中心小学,教师符慧的新家位于该校教师周转房一单元一楼。从8月29日正式入住,直至记者到访,符慧仍未从乔迁新居的兴奋中缓过劲来,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沐浴着初秋的暖阳,符慧向记者讲述起了自己与新学校、新家之间的故事。

  符慧的老家在雁城衡阳,教师是她从小就心仪的职业。2016年从长沙师范学院毕业后,她留在了陌生的城市,寻找着实现梦想的机会。最初的一年,她和同学在一所小学担任代课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为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答疑解惑,对于工作的热爱让符慧感到无比充实。但很快,一个现实问题出现在了符慧的面前:“学校的住宿条件有限,新来的教师只能住在由教室改造的宿舍里,睡的是上下铺,没有独立的卫生间,确实感觉有点不方便。”

  今年4月,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长沙县决定面向全社会招聘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符慧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考。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符慧在众多报考者脱颖而出,成功应聘为一名长沙县小学语文教师。针对新招聘的教师,长沙县教育局按照招聘考试的成绩排名,允许其自主选择工作的乡镇、学校,经过一番思考,在乡镇一栏中,符慧和其他7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选择了长沙县北端的开慧镇。

  “选了开慧镇之后,我当天就去到了镇里,看了好几所可供选择的学校,也在心里相互比较。”作为8名小学语文教师中的最高分,在学校的选择上符慧拥有“首选权”,也因此,在前期的“走访摸底”中,她看得格外仔细。

白沙中心小学老教师宿舍。

  白沙中心小学是当地一所完全小学,共有12个班,420名学生,教师22名,学校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远,和镇中心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过去,教师用房一直是白沙中心小学的“老大难”问题,一栋建于1992年的教师宿舍,总共只有12套房,却需要为附近三所学校的20多位教师提供住宿。在用房安排上,两人一套是常态,特殊时期,还出现过一套住房,两名教师各睡一间卧室,一名教师睡客厅的情况。

  “近些年招聘的教师大多来自省内其他市州,住的问题解决不了,教师的心就定不下来。”白沙中心小学校长黄武告诉记者,去年,县里也进行了一轮教师招聘,3名新教师分配到了白沙中心小学,可实地看过住宿条件之后,其中一人当场就打了退堂鼓。

白沙中心小学校长黄武。

  为了彻底改变白沙中心小学新教师不愿来,来了留不住的尴尬局面,2016年,该校教师周转房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按照规划,新建的教师周转房共有3个单元、24套住房,其中,60平米的住房16套,50平米的住房8套。建设期间,长沙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多次来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工程2017年下学期前正式完工。

  一栋崭新的教师周转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户型设计,每套住房不仅进行了基础装修,还开通了水电气,配备了电视、床铺、书桌、餐桌椅等基本生活设施,窗帘、毛巾杆、晾衣架等细节也配置齐全,完全可以拎包入住。8月底,当符慧来到白沙中心小学“考察”时,这一幕让她惊喜不已,也成为了她选择白沙中心小学的“最大加分项”。

白沙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

  眼下,已经入住新家的符慧正忙着准备新学期的相关教学工作,她说,等稍微空闲下来了,要把家好好收拾一番,“父母一直说想到我工作的地方来看看,过去没条件,这次好了,我想把他们接过来住上一段。”

  一套教师周转房提供的不仅仅是生存空间,还让扎根农村的青年教师们看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旺和她的新家。

  在这轮教师招聘中,湘潭姑娘王旺同样选择了白沙中心小学,在她的新家里,绿萝、彩虹草、百合等植物随处可见。在王旺看来,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寓意着希望,就如同这个新家带给她的感受一般,“上级教育部门这么重视农村学校建设,花大力气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这让我们感觉在农村任教和在城里任教并没有差别,同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白沙中心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只是长沙县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沙县已建成农村教师周转房2724套,其中2015、2016年新建507套,分布在14个镇街的18所学校,基本解决了农村教职工住房、午休房和值班房问题。后续还将计划按各镇街的需求,继续安排教师周转房建设,实现农村教师人人“拎包入住”目标。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谭理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