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你的新课本更经典了!长沙这4个年级换“部编本”新教材

来源:红网 作者:胡晓春 孙洁 编辑:彭佩 2017-08-23 15:53:13
时刻新闻
—分享—

新旧两版语文课本对比。(图片来源于网络)

  红网时刻长沙8月23日讯(记者 胡晓春 孙洁)新学期领到淡淡墨香的新课本,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开心事。近日,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本”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在长沙,一、二、七、八这4个年级的中小学生们,今秋将和“部编本”新教材惊喜“面对面”。

  长沙“部编本”启用第二年

  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成长,总能牵动公众的神经。何谓“部编本”?顾名思义,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科目包括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长沙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小青介绍,长沙教材改革先行一步,早在去年秋季,已开始使用“部编本”新教材,其中包括一年级的《语文》和《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的《语文》《道德与法治》与《中国历史》。

  长沙去年使用“部编本”的一年级、七年级学生,今年秋季升学后,将继续领到“部编本”二年级、八年级新书。

  传统文化篇目比例飙升

  今年是长沙启用“部编本” 教材的第二年,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教研室主任邹玲静总结其主要的两大改变,介绍道:“首先,‘部编’语文教材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而这体系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此外,‘部编’语文教材“换血”近40%,诗词篇幅增多,革命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长沙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刘兵认为新教材选文强调了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具有时代性。他说,“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

  新使用的“部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一年级就有古诗),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这是自白话文兴起后百余年来,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最高的一次。

  名著导读成为一大亮点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表示,名著导读是初中教材的亮点,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那么教学中如何落实名著导读呢?他总结了四点:一是提前做好两项工作:语文教师要像研读阅读课文那样来研读推荐名著,以及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适当的课时,从时间上保证、落实名著导读,兼顾课内和课外;二是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三是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分享的机会;能够在分享中发现有价值的讨论话题;善于适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带动、激发、提升学生;四是名著导读教学避免“用力过猛”,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名著导读的关键是读,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

  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

  “a—o—e……”几十年来,孩子们都是从拼音学习开始,迈入小学语文的大门。而部编本“新教材”第一单元是“识字”,第一课是“天、地、人”三个字。专家介绍,目前这种调整,从教材试点区的反馈来看,颇有成效。

  首先,学生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了许多字,进入小学,阅读简单的儿歌、识字比学汉语拼音难度反而要低,有利于减缓学习压力,实现幼小衔接。其次,利用简单识字期间,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为汉语拼音学习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并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

  部分教师表示,以往的拼音教学环节比较头疼,除了上课教,家长也要督促学生学,学生自己也觉得枯燥。新教材将“识字”放置在很多生动有趣的情境里,画面具有故事性和连续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新教材将“识字”放在第一个单元,先接触识字,再学习拼音,也是告诉学生拼音是为识字服务的。现在不少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一开始学习26个字母时,很容易和同步进行的拼音学习相混淆。将拼音推迟一个单元,也可能是考虑与英语的学习“错时”。

  与2001年使用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本相比,从版式看,“部编本”课本是A4纸大小,明显大了一号,而总页码减少了,原课本148页,新课本120页,少了28页。此外,老版本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生字量为400个字,新版本教材的生字量为300个。这一变化,降低了学习难度,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来源:红网

作者:胡晓春 孙洁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2017/08/23/404457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