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麓书院讲坛第257期:新文化运动缘起的本事与认定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丰 编辑:李蕙蕙 2017-04-15 06:28:46
时刻新闻
—分享—

岳麓书院资料图

  红网长沙4月15日讯(通讯员 谢丰)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的新文化运动,转眼已过百年。在后人恢弘的历史叙事和精当的理论描述中,作为文化的“新旧之争”,中西、古今的双重矛盾是如何提供解释这段历史的注脚?在赞佩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远见和勇气、感怀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成就中,是否能畅想专属于中国文化的“新时代”?4月17日(周一)晚19:00,岳麓书院讲坛邀请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桑兵教授,以“新文化运动缘起的本事与认定”为题,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精彩开讲。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1917年起,《新青年》举起“文学革命”大旗;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兴起……

  一个个标志性事件的发生,一位位时代灵魂人物的出现,见证那段历史,铭记往昔人物。

  再回首,已是百年。在这百年里,对新文化运动褒贬不一,评价各异,运动中的人、事、物之间复杂且微妙关系难以厘清。

  4月17日(周一)晚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邀请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桑兵教授前来讲学,谈谈新文化运动缘起的本事与认定,重现百年前那段影响深远的历史岁月,展现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微妙关系。

  【讲座信息】

  主题:新文化运动缘起的本事与认定

  主讲:桑兵(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持:陈先初(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时间:2017年4月17日(周一) 19:00—21:00

  地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

  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承办: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岳麓书院研究生会

  协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展基金

  【主讲简介】

  桑兵,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孙中山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1工程建设项目和985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国学的历史》《近代中国学术思想》《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读书法》《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等20余部专著或资料集。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清代以来的学术与教育、大学与近代中国、近代中日关系等。

  【内容提要】

  时下已有机构开始或准备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而各方对新文化运动的缘起认识不一,原因之一在于这场运动本身的复杂性。本讲座主要厘清新文化运动缘起的历史本事和后来认定,包括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新潮》之间关系,北京大学、江苏教育会、国民党等方面对该运动的参与、鼓动乃至争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当时和后来各方对新文化运动从名称、内容到主旨等方面的倒述与追认等,从而展现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微妙关系。

  【报名通道】

  讲座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报名敬请点击链接:岳麓书院讲坛https://h5.sosho.cn/activity/detail.html?id=3375

  【温馨提示】

  报名成功后,请于每场讲座开讲前20分钟内,前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前门“千年学府”牌匾下集合,工作人员核对报名信息后引导入场,非常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岳麓书院听讲座。

  敬请关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微信公共号(hudayuelu)或加入岳麓书院讲坛QQ二群(群号:398933230)了解最新资讯。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丰

编辑:李蕙蕙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2017/04/15/404526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